13.5mmol/L 的早餐血糖值對于 12 歲孩子而言明顯偏高,正常情況下,12 歲孩子空腹血糖應在 3.9-6.1mmol/L,餐后 2 小時血糖應小于 7.8mmol/L。該數值遠超正常范圍,可能由多種因素引發(fā),需要進一步檢查診斷。
一、血糖異常的判定標準
兒童血糖標準和成人相似,可通過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時血糖等指標判斷??崭寡侵父粢菇?8-12 小時后,次日早餐前測得的血糖值,正常范圍為 3.9-6.1mmol/L;餐后 2 小時血糖是從進食第一口飯開始計時,2 小時后測量的血糖值,正常值應低于 7.8mmol/L;隨機血糖則是一天中任意時間測量的血糖,正常范圍同樣低于 7.8mmol/L。12 歲孩子早餐后血糖 13.5mmol/L,已超出餐后 2 小時血糖的正常標準。
二、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的因素
1. 飲食因素
若早餐食用大量高糖食物,如糖果、甜飲料、精制谷物(白面包、白米飯等),短時間內大量葡萄糖進入血液,會使血糖迅速升高。像喝一瓶 500 毫升含糖量 10% 的飲料,約含 50 克糖,相當于 10 茶匙糖,可能致使血糖大幅波動。
| 食物類別 | 舉例 | 含糖量 | 對血糖影響 |
|---|---|---|---|
| 高糖飲料 | 可樂 | 每 100 毫升約含 10.6 克糖 | 快速升高血糖 |
| 精制谷物 | 白面包 | 每 100 克約含 58.6 克糖 | 消化吸收快,血糖升高明顯 |
| 水果干 | 葡萄干 | 每 100 克約含 79.5 克糖 | 糖分濃縮,易使血糖上升 |
2. 疾病因素
- 糖尿病:
- 1 型糖尿病:這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統(tǒng)錯誤攻擊胰島 β 細胞,導致胰島素絕對分泌不足。胰島素負責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運至細胞內被利用,胰島素缺乏,葡萄糖就無法進入細胞,從而滯留在血液中使血糖升高。1 型糖尿病多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發(fā)病,常伴有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等癥狀。
- 2 型糖尿病:過去 2 型糖尿病多見于成人,但近年來,由于兒童肥胖率上升,高熱量飲食、運動量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影響,兒童中 2 型糖尿病發(fā)病率逐漸增加。2 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身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所致。
- 內分泌疾病:某些內分泌疾病會影響體內激素平衡,干擾血糖調節(jié)。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身體代謝加快,肝糖原分解增加,進而使血糖升高;皮質醇增多癥患者,體內皮質醇激素分泌過量,會促進糖異生(身體將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抑制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引起血糖上升。
3. 應激因素
嚴重感染、創(chuàng)傷、手術等應激情況,會使身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此時體內會分泌如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升糖激素,這些激素會促使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以滿足身體在應激狀態(tài)下對能量的需求。例如孩子因肺炎住院,感染引發(fā)的應激反應可能導致血糖暫時升高。
4. 藥物因素
一些藥物可能影響血糖代謝。比如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潑尼松等),會增加肝糖原輸出,減少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導致血糖升高;某些抗精神病藥物(奧氮平等)也可能干擾胰島素信號傳導,引起血糖異常。若孩子因其他疾病正在服用這些藥物,需考慮藥物對血糖的影響。
三、應對措施
發(fā)現孩子早餐血糖 13.5mmol/L,應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內分泌科就診。醫(yī)生一般會詳細詢問孩子近期飲食、有無疾病史、用藥情況等,并進行全面檢查,如復查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反映近 2-3 個月平均血糖水平),必要時還會檢查胰島素功能、糖尿病自身抗體等,以明確血糖升高原因。
如果是飲食導致的一過性血糖升高,調整飲食結構后,血糖多可恢復正常。日常應減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攝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優(yōu)質蛋白(如瘦肉、魚類、豆類)的攝入;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每天進行 30 分鐘以上的跑步、跳繩、游泳等運動,有助于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血糖利用。
若是疾病原因,需針對具體疾病治療。1 型糖尿病患者需終身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2 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通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必要時配合降糖藥物治療。家長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定期監(jiān)測血糖的習慣,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12 歲孩子早餐血糖 13.5mmol/L 屬于異常情況,原因多樣。發(fā)現后應盡快就醫(yī)明確病因,針對性采取措施,無論是調整生活方式還是治療疾病,都需積極應對,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保障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