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mmol/L 的餐后血糖值不正常,已遠超正常范圍,這意味著 18 歲個體的胰島素分泌能力或胰島素敏感性可能存在異常,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與干預。
一、血糖值的正常與異常范圍
正常情況下,餐后 2 小時血糖值應≤7.8mmol/L。若餐后 2 小時血糖值處于 7.8-11.1mmol/L 區(qū)間,屬于糖耐量受損(IGT)。而當餐后 2 小時血糖值≥11.1mmol/L 時,便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具體如下表所示:
| 血糖狀態(tài) | 餐后 2 小時血糖值(mmol/L) |
|---|---|
| 正常 | ≤7.8 |
| 糖耐量受損 | 7.8-11.1 |
| 糖尿病 | ≥11.1 |
二、18 歲人群餐后血糖值異常的潛在原因
- 胰島素分泌不足:在青少年糖尿病中,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都可能致使胰島素分泌出現(xiàn)異常。1 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島 β 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2 型糖尿病初期胰島素分泌可正常甚至增加,但隨著病情進展,胰島 β 細胞功能逐漸衰退,胰島素分泌也會相應減少。
- 胰島素抵抗:肥胖、長期久坐不動、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因素,都可能使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身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胰島素無法正常發(fā)揮作用,血糖便難以進入細胞被利用,從而導致血糖升高。例如,肥胖青少年體內脂肪組織增多,會分泌一些影響胰島素作用的物質,加重胰島素抵抗。
- 遺傳因素:若家族中存在患有糖尿病的親屬,個體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某些基因的突變或多態(tài)性可能影響胰島素的分泌或作用,使后代更容易出現(xiàn)血糖調節(jié)異常。
- 應激或疾病:短期處于應激狀態(tài),如遭受重大外傷、過度勞累、嚴重精神刺激等,或者患有感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等,也可能致使血糖暫時升高。身體在應激狀態(tài)下會分泌如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一些疾病會影響身體正常代謝,干擾血糖調節(jié)機制。
18.7mmol/L 的餐后血糖值明顯異常,務必引起重視。建議盡快前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如糖耐量試驗(OGTT)、糖化血紅蛋白(HbA1c)檢測等,以明確診斷,并在醫(yī)生的專業(yè)指導下接受相應治療與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規(guī)律作息等,對血糖控制和身體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