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mmol/L 的空腹血糖值對于 13 歲的青少年來說是異常的。正常情況下,13 歲兒童的空腹血糖范圍在 3.9-6.1mmol/L,而 10.6mmol/L 已明顯超出此范圍,可能暗示存在糖尿病或其他代謝性疾病,需及時就醫(yī)進一步檢查診斷。血糖異常升高,可能由以下因素導致:
一、飲食因素
- 高糖高脂食物攝入:若孩子前一天晚餐進食大量高糖食物,如糖果、蛋糕、甜飲料,或高脂肪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會使體內血糖在消化吸收后顯著升高。這些食物在體內被分解為葡萄糖等單糖進入血液,若超出身體當時的代謝能力,就會造成血糖升高。例如,晚餐吃了兩塊奶油蛋糕和一杯可樂,第二天空腹血糖可能就會受影響。
- 晚餐時間過晚或夜間加餐:若晚餐時間過晚,胃腸道在夜間仍在消化食物,葡萄糖持續(xù)被吸收進入血液,而夜間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緩,身體對血糖的利用和消耗減少,就容易導致次日空腹血糖升高。同樣,夜間加餐也會使血糖出現類似變化。比如,晚上 10 點后還在吃夜宵,會干擾正常的血糖代謝節(jié)奏。
二、生活習慣因素
- 睡眠問題: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會干擾體內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調節(jié)。身體內的激素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等對血糖平衡起著關鍵作用。睡眠問題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和作用,使得身體對血糖的攝取和利用能力下降,從而導致血糖升高。例如,孩子長期熬夜玩游戲,每天睡眠不足 7 小時,就可能出現血糖異常。
- 缺乏運動:日常運動量過少,身體消耗的能量就少,多余的能量會以脂肪等形式儲存起來,同時也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后,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才能維持正常血糖水平,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血糖調節(jié)功能紊亂,引發(fā)空腹血糖升高。比如,孩子整天久坐看電視、玩電子產品,很少參加戶外活動。
三、疾病因素
- 糖尿病
- 1 型糖尿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主要是由于胰島 β 細胞被破壞,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胰島素是調節(jié)血糖進入細胞被利用的關鍵激素,缺乏胰島素,血糖就無法正常進入細胞,從而滯留在血液中,造成血糖升高。1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起病較急,可能伴有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等典型癥狀。
- 2 型糖尿病:近年來,兒童和青少年中 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這與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颊唧w內存在胰島素抵抗,即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同時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胰島素抵抗使得血糖不能有效被細胞攝取利用,進而導致血糖升高。此類患者早期癥狀可能不典型,部分人僅表現為空腹血糖輕度升高。
- 內分泌疾病
-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加速機體新陳代謝,使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增加,同時促進肝糖原分解,導致血糖升高。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還可能伴有多汗、心慌、手抖、煩躁等癥狀。
- 庫欣綜合征:體內糖皮質激素過多引發(fā)庫欣綜合征。糖皮質激素可促進糖異生,即由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同時抑制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使血糖升高?;颊呖赡艹霈F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膚紫紋等表現。
- 其他疾病:處于應激狀態(tài),如近期遭受嚴重感染、外傷、手術、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等,身體會分泌一些升糖激素,如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這些激素會促使血糖升高。例如,孩子因肺炎高熱住院期間,血糖可能會暫時升高。
四、藥物因素
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血糖代謝,導致血糖升高。比如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長期或大劑量使用,可通過促進糖異生、減少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等機制使血糖升高。噻嗪類利尿劑、抗精神病藥物等也可能對血糖產生影響。若孩子正在服用這些藥物,應告知醫(yī)生,評估藥物與血糖升高之間的關系。
發(fā)現 13 歲孩子空腹血糖值為 10.6mmol/L 時,應盡快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一般會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釋放試驗、C 肽釋放試驗等,以明確血糖升高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