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淄博市高校已實現(xiàn)100%心理咨詢服務覆蓋,且全部面向在校學生免費開放。
淄博市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通過“校-醫(yī)-社”協(xié)同機制構建全方位服務體系,所有高校均設立心理咨詢機構,配備專職師資,并與專業(yè)醫(yī)療機構合作,確保學生可免費獲取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心理測評等多元化服務。依托政府支持的云平臺及熱線,學生還可獲得校外延伸支持,實現(xiàn)心理健康保障無死角。
一、服務載體:校內機構與校外資源深度融合
- 校內心理咨詢中心標準化建設
全市高校均設立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配備專業(yè)功能室(如咨詢室、沙盤室、減壓室)及軟硬件設施。以山東理工大學為例,其咨詢中心包含心理測評室、情緒宣泄區(qū)等,面積超600㎡,并配備專兼職教師20人,提供全天候服務。 - 醫(yī)校合作強化專業(yè)支撐
高校與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等醫(yī)療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如山東輕工職業(yè)學院與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共建心理健康服務基地,定期派駐專家坐診;淄博職業(yè)學院聯(lián)合心理援助促進會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形成“預防-干預-治療”一體化鏈條。 - 云平臺拓展服務邊界
學生可通過“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臺”免費獲取線上服務,涵蓋心理測試、在線咨詢、放松訓練等功能。平臺整合全市8家專業(yè)機構及30余名咨詢師資源,支持視頻、語音咨詢,年訪問量超3.8萬人次。
二、服務內容:多元形式滿足差異化需求
- 基礎服務全覆蓋
各校咨詢中心均提供免費個體咨詢、團體輔導及心理普查。例如,山東理工大學每學期開展全員心理篩查,建立動態(tài)檔案,并對高風險學生實施跟蹤干預。 - 特色項目精準賦能
針對畢業(yè)生、新生等特殊群體定制服務包:如考前心理疏導講座、職業(yè)適應工作坊、新生適應團體訓練等。淄博市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期間,高校聯(lián)合舉辦心理劇展演、沙盤體驗等互動項目。 - 應急響應機制完備
高校均開通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如12356),并組建危機干預小組。在重大事件期間(如疫情封校),通過在線班會、直播講座等形式提供即時心理支持。
三、保障體系:政策、師資、技術三維支撐
| 維度 | 具體措施 | 成效 |
|---|---|---|
| 政策支持 | 市政府將心理健康納入民生實事項目,要求高?!皯浔M配”專職教師,并設立專項經費。 | 全市高校專職心理教師配備率達100%,較三年前提升40%。 |
| 師資建設 | 實施“雙循環(huán)”培訓模式:高校教師參與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輪訓,同時接納實習生實踐。 | 教師年均接受專業(yè)培訓超60學時,持有國家認證資質比例達95%。 |
| 技術賦能 | 引入AI心理測評系統(tǒng)、VR減壓設備等智能工具,提升服務精準度。 | 心理普查效率提升300%,干預匹配度達90%。 |
四、服務渠道: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 校內直達
學生可通過輔導員推薦、微信公眾號預約或直接前往咨詢中心,享受“零門檻”服務。 - 校外聯(lián)動
通過“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臺”或撥打區(qū)縣心理援助熱線(如張店區(qū)0533-8758811),獲取延伸支持。 - 社群滲透
高校心理協(xié)會定期舉辦沙龍、發(fā)放《心靈之約》刊物,營造心理健康文化氛圍。
淄博市已構建“免費、可及、專業(yè)”的大學生心理咨詢網絡,通過校內外資源聯(lián)動、技術賦能及政策保障,確保每位學生均可便捷獲取高質量心理健康服務。建議學生主動利用校內咨詢中心及云平臺資源,如遇復雜問題可及時尋求醫(yī)校合作渠道支持,共同守護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