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種后需觀察3-7天,局部反應可持續(xù)1-3個月
卡介苗接種后需注意局部護理、異常反應識別及日?;顒诱{(diào)整,確保接種效果并減少并發(fā)癥風險。接種部位應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抓撓或覆蓋,同時密切觀察局部紅腫、潰瘍或化膿情況,及時就醫(yī)處理。接種后1個月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浸泡,飲食均衡以增強免疫力,并記錄接種反應時間以便隨訪。
(一)接種后局部護理
保持清潔干燥
接種部位24小時內(nèi)避免沾水,洗澡時用防水貼覆蓋,防止感染。若局部出現(xiàn)輕微紅腫或硬結,無需特殊處理,但若出現(xiàn)膿液滲出或潰爛,需用無菌紗布覆蓋并就醫(yī)。
表:卡介苗接種后局部反應處理指南反應類型 正常表現(xiàn) 異常表現(xiàn) 處理建議 紅腫硬結 直徑≤1cm,無疼痛 直徑>2cm,持續(xù)擴大 冷敷,避免按壓 潰瘍 表面結痂,無膿液 膿液多、不愈合 消毒后包扎,就醫(yī) 淋巴結腫大 輕微,黃豆大小 破潰或粘連 抗炎治療,必要時引流 避免抓撓與覆蓋
嬰兒可能因瘙癢抓撓接種部位,需修剪指甲并佩戴手套。嚴禁熱敷或自行挑破,以免導致感染或擴散。
(二)異常反應識別與處理
全身反應監(jiān)測
少數(shù)人可能出現(xiàn)低熱(<38.5℃)或食欲減退,通常1-2天自愈。若高熱持續(xù)或伴隨呼吸困難、嘔吐等,需警惕嚴重感染,立即就醫(yī)。淋巴結腫大處理
接種后1-3個月,頸部或腋窩淋巴結可能腫大,直徑不超過1cm可觀察;若破潰流膿或粘連成團,需抗結核治療。
(三)日?;顒优c飲食調(diào)整
運動與活動限制
接種后1個月內(nèi)避免劇烈運動或游泳,減少接種部位摩擦。新生兒應避免長時間懷抱或壓迫接種處。營養(yǎng)與免疫支持
飲食中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如雞蛋、水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母乳喂養(yǎng)可增強嬰兒免疫力,促進接種效果。
卡介苗接種后需科學護理與觀察,多數(shù)局部反應屬正常免疫應答,家長不必過度焦慮,但需警惕異常信號并及時就醫(yī),確保接種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