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陰、順昌、潁州
阜陽的歷史名稱經歷了多次變遷,主要名稱及對應歷史時期如下:
-
汝陰
西周時期,阜陽地區(qū)屬于楚國,楚國在此設立汝陰縣,因城位于汝水(今泉河)南面得名。
-
順昌
宋代始用,宋治平元年(1064年)因潁州為“飛龍”之地,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潁州為府,改稱順昌府,寓意“順天者昌”。
-
潁州
北魏孝昌四年(528年)設立潁州,隋唐時期為重要行政區(qū)劃,至元代屬汝寧府,明代萬歷十年(1582年)置潁川衛(wèi),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
補充說明
-
阜陽之名始于東漢時期,漢順帝封劉顯為阜陽侯。
-
歷史上還曾稱過胡子國、清丘、信州等地名。
-
潁州西湖曾與杭州、惠州、揚州西湖并稱中國四大名湖。
以上名稱的更迭反映了該地區(q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行政劃分和文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