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約200萬人因職業(yè)暴露遭受化學液體吸入傷害
預防化學液體吸入需從工程控制、個人防護、操作規(guī)范三方面系統(tǒng)防控,涉及通風設計、防護裝備選擇、安全培訓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以下為具體措施:
一、工程控制措施
局部通風系統(tǒng)
- 安裝負壓排風裝置,確保操作區(qū)域空氣流向安全方向。
- 對高揮發(fā)化學品(如丙酮、苯類)優(yōu)先使用密閉式操作柜。
整體通風設計
工作場所每小時換氣次數(shù)需達6-12次,依據(jù)化學品毒性調整(見下表):
| 化學品類型 | 建議換氣次數(shù)/小時 | 特殊要求 |
|---|---|---|
| 低毒(如乙醇) | 6 | 自然通風輔助 |
| 中等毒性(如二甲苯) | 8-10 | 需機械通風 |
| 高毒(如氰化氫) | 12+ | 獨立密閉系統(tǒng)+報警裝置 |
二、個人防護裝備(PPE)
呼吸防護
- 根據(jù)暴露等級選擇過濾式防毒面具(如N95用于低濃度)或供氣式呼吸器(如SCBA)。
- 確??谡峙c面部密合,定期進行氣密性測試。
其他防護
化學護目鏡防噴濺,防化手套(材質對比見下表):
| 手套材質 | 適用化學品 | 失效時間 |
|---|---|---|
| 丁腈橡膠 | 油類、酸堿 | 2-4小時 |
| 聚氯乙烯 | 強酸 | 1-2小時 |
| 氟橡膠 | 有機溶劑(如氯仿) | 4-8小時 |
三、操作與應急管理
標準化操作流程
- 張貼化學品安全標簽(含GHS象形圖),明確吸入風險等級。
- 禁止在無防護下進行傾倒、加熱等易揮發(fā)操作。
泄漏應急處理
- 立即啟動吸附棉控制液體擴散,撤離無關人員至上風向。
- 配備應急洗眼器和噴淋裝置,確保5秒內可達。
健康監(jiān)測
接觸苯、汞等蓄積性毒物者,每半年進行肺功能檢查。
通過綜合防控體系可降低90%以上化學液體吸入風險,關鍵在于將防護措施融入日常操作流程,并持續(xù)優(yōu)化設備與培訓。企業(yè)需定期評估暴露水平,個人應強化安全意識,確保防護裝備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