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危險
孕 22 周 2 天,胎心 70 次 / 分左右遠低于正常范圍,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意味著胎兒可能正面臨嚴重的健康威脅,需立即就醫(yī)明確原因并進行干預。
一、正常胎心范圍及判斷
正常情況下,孕中期(14-28 周)胎兒的胎心率范圍在 110-160 次 / 分。在這一時期,胎兒的心臟和神經系統(tǒng)逐步發(fā)育完善,使得胎心率維持在相對穩(wěn)定的區(qū)間內。胎心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存在自然波動,即胎心變異性,這反映了胎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良好。當胎兒活動時,交感神經興奮,胎心可暫時性上升,最高可達 160 次 / 分以上,持續(xù)數秒至數分鐘后恢復;睡眠狀態(tài)下,胎兒代謝率降低,迷走神經張力增強,胎心下降至接近正常下限,但不低于 110 次 / 分。如果胎心率持續(xù)低于 110 次 / 分,便屬于異常情況;當胎心率低于 70 次 / 分,則高度提示胎兒可能出現急性缺氧或心臟傳導異常,急需緊急處理。具體分類如下表:
| 胎心率分類 | 數值(次 / 分鐘) | 可能原因 | 臨床意義 |
|---|---|---|---|
| 正常 | 110-160 | 生理性波動 | 健康狀態(tài) |
| 輕度異常 | 100-110 或 160-180 | 短暫缺氧、母體發(fā)熱等 | 需密切監(jiān)測 |
| 嚴重異常 | <100 或> 180 | 胎兒窘迫、感染、心臟畸形等 | 立即醫(yī)療干預 |
二、胎心 70 次 / 分左右的危害
胎心率持續(xù)維持在 70 次 / 分左右,意味著胎兒很可能正處于缺氧狀態(tài)。而長時間的缺氧會嚴重影響胎兒的正常發(fā)育,導致胎兒生長受限,其體重、身長等生長指標落后于正常孕周。更為嚴重的是,缺氧還可能對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即便胎兒能夠存活,日后也可能面臨腦癱等嚴重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的風險。極端情況下,缺氧未得到及時糾正,可能引發(fā)胎兒宮內窘迫,甚至造成胎兒窒息死亡。
三、導致胎心異常的常見因素
- 胎兒自身因素
- 先天性心臟病:胎兒若存在先天性心臟發(fā)育畸形,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癥等,會致使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進而影響心臟的正常節(jié)律,造成胎心率顯著降低。
- 嚴重缺氧:胎盤功能減退,像胎盤老化、鈣化,會削弱其為胎兒輸送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的能力;臍帶繞頸過緊、臍帶打結、臍帶脫垂等狀況,會阻礙臍帶內的血液流通,使胎兒無法獲得充足的血供和氧供,最終引發(fā)胎心減慢。
- 母體因素
- 低血壓或貧血:孕婦血壓過低,會減少子宮胎盤的血液循環(huán)灌注量,導致胎兒缺氧,進而引發(fā)胎心率下降;嚴重貧血時,孕婦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大幅降低,輸送到胎兒的氧氣相應減少,也會造成胎心率異常。
- 藥物影響:孕婦使用某些藥物,例如麻醉藥、鎮(zhèn)靜藥、β 受體阻滯劑等,這些藥物可能透過胎盤對胎兒心率產生影響,導致胎心率下降。
- 胎盤與臍帶問題
- 胎盤早剝或梗死:胎盤早剝是指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這會直接阻斷胎兒的氧供;胎盤梗死則是由于胎盤血管堵塞,使胎盤局部組織壞死,同樣會嚴重影響胎兒的氧氣和營養(yǎng)供應,導致胎心異常。
- 臍帶真結:臍帶真結較為罕見,但一旦發(fā)生,可能會壓迫臍帶血管,致使血流中斷,進而引起胎心率急劇下降。
當發(fā)現胎心率為 70 次 / 分左右這種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采取行動。孕婦應盡快就醫(yī),醫(yī)生一般會通過超聲檢查、胎心監(jiān)護、生物物理評分等進一步檢查,準確判斷胎兒狀況,并明確導致胎心率異常的原因,從而采取吸氧、改變體位、針對母體疾病治療、必要時緊急終止妊娠等恰當的治療措施,最大程度保障胎兒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