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60%的病例由尿路結石引發(fā),其次為感染(20%-30%)和先天異常(5%-10%)。
輸尿管疼痛通常由尿流受阻或管壁刺激引起,常見原因包括結石嵌頓、感染、腫瘤或外部壓迫。疼痛特點為突發(fā)性絞痛,可放射至腰部或下腹,伴隨血尿、排尿困難等癥狀。
一、機械性梗阻
尿路結石
腎結石下移時卡頓在輸尿管狹窄處(如骨盆入口、膀胱連接部),引發(fā)痙攣性疼痛。
表格:結石大小與疼痛程度的關系
結石直徑(mm) 自行排出概率 疼痛強度 常見并發(fā)癥 <4 80%-90% 中度 輕度血尿 4-6 50%-60% 劇烈 腎積水 >6 <20% 持續(xù)劇痛 感染/梗阻
腫瘤或息肉
輸尿管原發(fā)腫瘤(如尿路上皮癌)或鄰近器官轉移灶壓迫管腔,導致鈍痛或間歇性絞痛。
二、炎癥與感染
- 細菌性輸尿管炎
多繼發(fā)于膀胱炎或腎盂腎炎,病原體(如大腸桿菌)上行感染,表現(xiàn)為發(fā)熱、鈍痛及膿尿。
- 結核性輸尿管狹窄
腎結核蔓延至輸尿管,形成瘢痕性狹窄,疼痛呈慢性進展。
三、其他原因
- 先天畸形
輸尿管狹窄或重復畸形可自幼年起反復引發(fā)疼痛,需影像學確診。
- 妊娠或盆腔疾病
子宮增大(妊娠期)或卵巢囊腫壓迫輸尿管,導致右側多見的功能性梗阻。
輸尿管疼痛的診治需結合影像學(如CT尿路造影)和尿液分析。及時解除梗阻是關鍵,否則可能引發(fā)腎功能損傷。日常預防需多飲水、控制感染及定期篩查高風險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