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次 / 分的胎心率略高于正常范圍。正常胎心率范圍為 110-160 次 / 分,孕 31 周 4 天測得胎心 164 次 / 分,稍微高于正常上限,不過偶爾一次略高不一定代表異常,需綜合多方面判斷。
一、胎心率的正常范圍及變化
不同孕期,胎心率正常范圍略有差異:
| 孕期 | 胎心率正常范圍(次 / 分) |
|---|---|
| 孕早期(12 周前) | 100-140 |
| 孕中期(12-28 周) | 110-160 |
| 孕晚期(28 周后) | 120-160 |
懷孕 31 周 4 天處于孕晚期,正常胎心率應在 120-160 次 / 分。但胎心率并非一成不變,會有生理性波動。
- 胎兒活動:胎兒活動時,比如伸手、踢腿,新陳代謝加快,需氧量增加,會使胎心率暫時上升,可超過 160 次 / 分,活動結束后通常會恢復正常。一般胎兒活動時胎心率可能比靜息時高 15-20 次 / 分。
- 母體狀態(tài):孕婦運動、情緒激動(如生氣、焦慮、興奮)、進食后,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和激素水平改變,會傳導至胎兒,引起胎心率升高。孕婦發(fā)燒時,體溫每升高 1℃,胎心率可能增加 10-20 次 / 分。
二、胎心率 164 次 / 分可能的異常原因
若排除生理性因素,胎心率持續(xù)維持在 164 次 / 分或更高,可能存在以下異常情況:
- 胎兒因素:
- 胎兒缺氧:胎盤功能減退、臍帶繞頸、打結或扭轉等,影響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輸送,胎兒為獲取足夠氧氣,心臟會加快跳動,導致胎心率升高。若缺氧未改善,胎心率可能持續(xù)異常,進而影響胎兒發(fā)育,嚴重時危及生命。
- 胎兒感染:如絨毛膜羊膜炎,炎癥刺激胎兒,影響其生理狀態(tài),引發(fā)胎心率異常。感染還可能伴隨其他癥狀,如孕婦體溫升高、子宮壓痛等。
- 胎兒心臟問題:先天性心臟發(fā)育異常,如心臟結構畸形、心律失常等,可導致胎心率改變。不過這種情況相對少見。
- 母體因素:
- 妊娠期疾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會使胎盤血管痙攣,胎盤供血不足,胎兒處于缺氧狀態(tài),胎心率升高;孕婦患甲狀腺功能亢進,體內(nèi)甲狀腺激素過多,通過胎盤影響胎兒,導致胎兒代謝加快,胎心率上升。
- 藥物影響:孕婦服用某些藥物,如用于治療早產(chǎn)的利托君,可能引起胎心率加快。
三、應對及進一步檢查建議
發(fā)現(xiàn)胎心率 164 次 / 分,孕婦先別慌張,可這樣做:
- 休息與情緒調(diào)整:處于安靜環(huán)境休息 15-30 分鐘,放松心情,平靜狀態(tài)下再次測量胎心率。很多因母體因素導致的胎心率暫時升高,在休息和情緒平復后會恢復正常。
- 關注胎動:胎動是反映胎兒宮內(nèi)狀況的重要指標。正常胎動每 2 小時不少于 10 次。若胎動頻繁后減少,或與平時相比明顯異常,需高度警惕,及時就醫(yī)。
- 就醫(yī)檢查:若休息后胎心率仍持續(xù)高于 160 次 / 分,或伴有胎動異常、腹痛、陰道流血等癥狀,立即就醫(yī)。醫(yī)生一般會進行以下檢查:
- 電子胎心監(jiān)護:連續(xù)監(jiān)測胎心率變化 20-40 分鐘,了解胎心率基線、變異情況以及與胎動、宮縮的關系,評估胎兒宮內(nèi)儲備能力。
- 超聲檢查:查看胎兒生長發(fā)育情況、羊水量、胎盤位置和功能,以及臍帶是否有繞頸、血流異常等。還可通過超聲測量胎兒臍動脈、大腦中動脈血流參數(shù),輔助判斷胎兒是否缺氧。
- 母體檢查:檢查孕婦體溫、血壓、血常規(guī)、甲狀腺功能等,排查是否存在母體因素導致胎心率異常。
孕 31 周 4 天胎心 164 次 / 分略高于正常范圍,可能是生理性波動,也可能存在異常。孕婦需關注自身狀態(tài)和胎動,必要時及時就醫(yī)檢查,以便早期發(fā)現(xiàn)問題并妥善處理,保障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