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葉酸缺乏病多因葉酸攝入不足,消化、吸收、利用障礙,需求量增高及排出過多引起。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對小兒的生長發(fā)育至關(guān)重要。當小兒體內(nèi)葉酸缺乏時,會引發(fā)一系列健康問題。接下來為您詳細介紹引發(fā)小兒葉酸缺乏病的原因。
一、攝入不足
葉酸廣泛存在于綠葉蔬菜、新鮮水果、動物肝臟、豆類等食物中。如果小兒長期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缺乏這些富含葉酸的食物,就容易導致葉酸攝入不足。
- 喂養(yǎng)方式不當:
- 嬰幼兒:對于嬰兒來說,若母親在哺乳期葉酸攝入不足,可能會使乳汁中的葉酸含量降低,從而影響嬰兒的葉酸獲取。單純用羊乳喂養(yǎng)的嬰兒,由于羊乳中葉酸含量很低,且牛乳若經(jīng)加熱,其中的葉酸也會遭到破壞,若未及時添加輔食,就極易發(fā)生葉酸缺乏。
- 較大兒童:部分兒童存在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不愛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葉酸的食物,長期如此,也會導致葉酸攝入量不足。
- 經(jīng)濟因素:在一些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地區(qū),食物種類相對單一,可能無法為小兒提供足夠的富含葉酸的食物,從而增加了小兒葉酸缺乏病的發(fā)病風險。
二、吸收不良
- 胃腸道疾病:某些胃腸道疾病會影響葉酸在腸道內(nèi)的吸收。例如,慢性腹瀉狀態(tài)或彌漫性炎癥疾病,如乳糜瀉、克羅恩病等,可破壞腸道黏膜的正常結(jié)構(gòu)和功能,使腸道對葉酸的吸收能力下降,導致葉酸鹽缺乏。
- 先天性缺陷:少數(shù)患兒存在對葉酸吸收的先天性缺陷,他們的腸道無法有效地吸收食物中的葉酸,即便飲食中葉酸充足,也可能表現(xiàn)為葉酸缺乏。
三、需求量增加
- 生長發(fā)育快速期:小兒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尤其是嬰幼兒期和青少年期,身體細胞更新速度快,對葉酸的需求量明顯增加。此時,如果沒有及時補充足夠的葉酸,就可能出現(xiàn)葉酸相對缺乏的情況。
- 特殊疾病狀態(tài):當小兒患有感染、溶血性貧血、白血病、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及長期慢性腎功能衰竭用血液透析治療等疾病時,身體處于應激或高代謝狀態(tài),細胞需要加快更新,葉酸消耗增加,若補充不足,也容易引發(fā)葉酸缺乏。例如,溶血性貧血患兒,由于紅細胞破壞加速,骨髓需要大量生成新的紅細胞,這一過程中對葉酸的需求大幅上升。
四、藥物影響
- 抗驚厥藥:某些抗驚厥藥,如苯妥英鈉、撲米酮、苯巴比妥等,能損害葉酸的吸收。許多使用這些藥物治療的患者,血清葉酸水平會降低,盡管明顯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并不常見,但長期使用仍可能增加葉酸缺乏的風險。
- 具有抗葉酸活性的藥物:像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芐啶等藥物,其主要藥理作用具有抗葉酸活性,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影響四氫葉酸的生成,進而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導致葉酸缺乏。
小兒葉酸缺乏病的病因較為復雜,涉及飲食攝入、吸收功能、身體需求以及藥物等多個方面。家長應關(guān)注小兒的飲食均衡,及時添加輔食,避免挑食、偏食。對于患有胃腸道疾病或正在服用可能影響葉酸吸收藥物的小兒,更要密切留意,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葉酸,以保障小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