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25%-30%的成年人存在血脂異常問題,其中獲得性高脂蛋白血癥可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有效預防。
獲得性高脂蛋白血癥是由后天因素(如飲食、代謝疾病等)引發(fā)的血漿脂蛋白水平異常,長期未控制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胰腺炎等風險。其預防需從代謝調(diào)控、飲食優(yōu)化、運動干預等多維度綜合管理,以下為具體措施:
一、飲食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
控制脂肪攝入類型與總量
- 飽和脂肪酸攝入需低于總熱量10%,優(yōu)先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如深海魚、堅果)。
- 避免反式脂肪酸(加工食品、油炸食品),每日膽固醇攝入建議<300mg。
食物類別 推薦選擇 需限制食物 脂肪來源 橄欖油、牛油果 動物油脂、椰子油 蛋白質(zhì)來源 魚類、豆類、去皮禽肉 紅肉、加工肉制品 增加膳食纖維與植物固醇
- 每日攝入25-30g膳食纖維(全谷物、蔬菜),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5%-10%。
- 補充植物固醇(如燕麥、杏仁),每日2g可減少LDL-C吸收。
二、運動與體重管理
有氧運動結(jié)合抗阻訓練
- 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 肥胖者減重5%-10%可顯著改善甘油三酯(TG)代謝。
避免久坐行為
每靜坐1小時需活動5分鐘,久坐與內(nèi)臟脂肪堆積正相關。
三、代謝性疾病防控
- 糖尿病與胰島素抵抗管理
控制空腹血糖<6.1mmol/L,糖化血紅蛋白<7%,可減少脂蛋白異常合成。
- 甲狀腺功能監(jiān)測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需定期檢測TSH,避免繼發(fā)性血脂升高。
四、其他可控因素干預
- 戒煙限酒
吸煙會降低HDL-C,每日酒精攝入男性≤25g,女性≤15g。
- 藥物影響評估
避免長期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噻嗪類利尿劑等可能升高血脂的藥物。
通過長期堅持健康飲食、規(guī)律運動及疾病管理,多數(shù)人群可顯著降低獲得性高脂蛋白血癥風險。若已出現(xiàn)血脂異常,建議每3-6個月復查血脂四項,必要時結(jié)合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