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保住
孕 26 周 2 天,胎心率正常范圍在 110-160 次 / 分,162 次 / 分略高于正常,能否保住胎兒需綜合判斷。若因生理性因素致胎心短暫升高,去除誘因后胎心恢復正常,胎兒通常能正常發(fā)育;若是病理性因素導致且病情嚴重,經治療無法改善胎兒缺氧等不良狀況,保住胎兒可能存在困難。
一、胎心相關知識
胎心即胎心率,指胎兒心臟每分鐘的搏動次數,是反映胎兒宮內情況、監(jiān)測胎兒健康狀態(tài)的關鍵指標之一。在 B 超檢查下,孕 6-8 周可看到胎兒心跳,孕 12 周后可用胎心聽診器在孕婦腹部聽到胎心。正常胎心率范圍為 110-160 次 / 分 ,包括基線胎心率(無胎動及宮縮時記錄 10 分鐘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和周期性胎心率(與子宮收縮有關的胎心率),一般所說胎心指基線胎心率 。不同檢測時間、檢測設備,胎心率結果會有差異。
二、胎心率 162 次 / 分的原因分析
(一)生理性因素
- 胎兒活動:胎兒在子宮內活動時,心率可能短暫升高到 160-180 次 / 分,活動結束后恢復正常。比如胎兒在宮內伸手、踢腿、翻身等,都可能刺激心臟搏動加快 。
- 孕婦狀態(tài):孕婦情緒激動、劇烈活動、進食后、聽音樂受到刺激、妊娠中晚期子宮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收縮等,都可能使胎心率加快。例如孕婦剛進行了快速行走,身體血液循環(huán)加快,可能間接影響胎兒心率 。
- 藥物影響:使用如治療早產的利托君等藥物,可能引起胎心率加快 。
(二)病理性因素
- 胎兒方面
- 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房撲等,影響心臟正常節(jié)律,導致胎心率異常 。
- 心血管畸形:胎兒合并嚴重心血管畸形,使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引起胎心率改變 。
- 宮內感染:感染引發(fā)胎兒身體應激反應,影響心臟功能,導致胎心率升高 。
- 貧血:胎兒貧血影響氧氣運輸,心臟需加快跳動維持機體氧供,致使胎心率上升 。
- 母體方面
- 感染性疾病:孕婦感染某些病原體后,可能影響胎盤血運,使胎兒缺氧,胎心率代償性加快 。
- 甲狀腺功能亢進:孕婦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代謝加快,可能影響胎兒心率 。
- 貧血:孕婦貧血導致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胎兒獲取氧氣減少,心臟加快跳動,胎心率升高 。
三、判斷能否保住胎兒的評估方法
(一)持續(xù)時間判斷
| 持續(xù)時間 | 情況分析 |
|---|---|
| 短暫(<10 分鐘) | 多為生理性因素所致,如胎兒偶爾活動,一般對胎兒影響小,能繼續(xù)妊娠的可能性大 |
| 持續(xù)>10 分鐘或反復發(fā)作 | 需高度警惕,可能是病理性因素,要進一步檢查評估胎兒狀況及能否保住 |
(二)伴隨癥狀判斷
| 伴隨癥狀 | 情況分析 |
|---|---|
| 胎動規(guī)律、羊水量正常、無腹痛及陰道出血等 | 生理性因素可能性大,胎兒保住的幾率較高 |
| 胎動減少、羊水過少、臍帶血流異常、腹痛、陰道出血等 | 提示可能存在胎兒缺氧等嚴重問題,保住胎兒的難度增加 |
四、應對措施
(一)初步處理
- 靜息觀察:孕婦左側臥位休息 10-15 分鐘后復測胎心,排除因體位或活動導致的胎心異常。左側臥位可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胎盤血液灌注 。
- 家庭監(jiān)測:使用家用胎心儀持續(xù)記錄胎心變化趨勢,若發(fā)現(xiàn)胎心持續(xù)異常,立即就醫(yī) 。
(二)醫(yī)療干預
- 吸氧與補液:孕婦吸氧增加氧氣吸入量,改善母體血氧含量,通過胎盤為胎兒提供更多氧氣;補液可改善母體循環(huán),緩解胎兒輕度缺氧 。
- 超聲檢查:評估胎兒宮內環(huán)境,查看有無臍帶繞頸、胎盤成熟度是否正常、羊水量多少等,并進行生物物理評分,綜合判斷胎兒健康狀況 。
- 緊急處理:若合并胎動消失、胎心變異減速等嚴重情況,需考慮急診剖宮產等方式盡快娩出胎兒,挽救胎兒生命 。
孕 26 周 2 天胎心 162 次 / 分,先不要過于驚慌。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胎心稍高,經休息等處理多能恢復正常,胎兒可正常發(fā)育;病理性因素導致的,醫(yī)生會全面評估,采取吸氧、治療母體疾病等措施,多數情況下可改善胎兒狀況、保住胎兒,但少數嚴重情況可能危及胎兒生命。孕期要定期產檢,密切關注胎兒發(fā)育和胎心變化,出現(xiàn)異常及時就醫(yī),積極配合醫(yī)生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