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內(nèi)需就醫(yī)評估,狂犬病疫苗接種率約80%
被貓抓傷破皮后,是否需要注射疫苗取決于傷口暴露等級及貓的健康狀態(tài)。若貓未接種疫苗或來源不明,建議立即清潔傷口并盡快就醫(yī),醫(yī)生將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接種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
一、狂犬病暴露風險評估
傷口分級與處置標準
- Ⅰ級暴露:接觸或喂養(yǎng)動物,無破損皮膚→無需特殊處理。
- Ⅱ級暴露:裸露皮膚被輕咬或抓傷無出血→清洗傷口+接種疫苗。
- Ⅲ級暴露:單處或多處貫穿性咬傷或抓傷出血→清洗傷口+疫苗+免疫球蛋白。
貓攜帶病毒概率分析
情況 狂犬病風險 處理建議 家養(yǎng)貓(已接種疫苗) 極低 清潔傷口,觀察貓行為 流浪貓/野貓 中高 立即就醫(yī),優(yōu)先接種疫苗 貓出現(xiàn)異常癥狀(如恐水、興奮) 高 立即接種疫苗+免疫球蛋白
二、疫苗與免疫球蛋白使用規(guī)范
疫苗接種流程
- 暴露后免疫程序:通常采用“0-3-7-14-28天”五針法(具體以當?shù)?/span>指南為準)。
- 禁忌癥:嚴重過敏史需告知醫(yī)生,但狂犬病暴露時仍建議接種。
免疫球蛋白應用
- 適用場景:Ⅲ級暴露或Ⅱ級暴露且疫苗延遲超過48小時。
- 注射方式: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剩余劑量肌注。
三、傷口處理與后續(xù)觀察
急救措施
- 清洗: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沖洗至少15分鐘。
- 消毒:碘伏或75%酒精涂擦傷口周圍。
貓的行為觀察
- 若為家養(yǎng)貓,需隔離觀察10天,期間若貓存活且無癥狀,可終止疫苗接種。
- 流浪貓需按高風險處理,不建議追蹤觀察。
四、特殊情況處理
兒童與免疫力低下者
- 兒童因防護意識弱,建議嚴格按Ⅲ級暴露處理。
- 免疫缺陷者需增加疫苗劑量或縮短間隔時間。
既往接種史
- 若近1年內(nèi)完成全程接種,僅需加強2劑(第0和3天)。
- 超過1年則需重新完成全程接種。
被貓抓傷后,需根據(jù)傷口級別、貓的健康狀況及暴露環(huán)境綜合判斷。及時正確處理傷口、評估暴露風險并遵醫(yī)囑接種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的關(guān)鍵。切勿因貓表觀正常而忽視風險,尤其是流浪貓或無法追蹤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