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超過120次/分鐘且收縮期與舒張期時限幾乎相等時出現(xiàn)
當心臟因嚴重病變導致心肌功能顯著受損時,會出現(xiàn)一種特殊的心音聽診現(xiàn)象,即胎樣心音。這種心音并非指胎兒的心跳聲,而是指成人心臟聽診時,其心音特征發(fā)生顯著改變,變得類似于胎兒的心音。其核心機制在于,原本低鈍、持續(xù)時間較長的第一心音因心肌嚴重受損而顯著減弱,失去其固有音調,變得與高亢、清脆的第二心音在音調和強度上極為相似。由于心率代償性地顯著增快(通常超過120次/分鐘),心臟的舒張期急劇縮短,使得收縮期和舒張期的時間長度幾乎相等。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連續(xù)兩次心音聽診時酷似鐘擺規(guī)律擺動的“滴答”聲(dida),這種現(xiàn)象在醫(yī)學上稱為鐘擺律,因其音調與胎兒心音相似,故又被稱為胎樣心音或胎心律 。這是一種提示病情危重的體征,反映了心肌遭受了嚴重的損害。
一、 胎樣心音的病理生理基礎
胎樣心音的出現(xiàn),根本原因在于心肌的嚴重損傷或功能障礙,導致心臟正常的電-機械活動和血流動力學發(fā)生紊亂。
心音性質的改變:正常情況下,第一心音主要由房室瓣(二尖瓣和三尖瓣)關閉產(chǎn)生,音調低鈍,標志著心室收縮的開始。當發(fā)生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時,受損的心肌收縮力顯著下降,導致房室瓣關閉無力,從而使第一心音明顯減弱甚至消失其原有的低鈍特性 。此時,第一心音在聽診時變得與由半月瓣(主動脈瓣和肺動脈瓣)關閉產(chǎn)生的、音調較高的第二心音非常相似,這是形成胎樣心音的關鍵聲學基礎 。
心率的顯著增快:在心肌嚴重受損的情況下,心臟的泵血功能下降,為了維持機體的血液供應,機體通過神經(jīng)體液調節(jié)機制使心率代償性地顯著加快,常超過120次/分鐘 。心率的急劇增快導致心臟的舒張期(心室充盈期)被極度縮短。
- 心動周期的等分:由于心率過快,舒張期顯著縮短,而收縮期(心室射血期)的時長相對穩(wěn)定,最終使得收縮期和舒張期的時間長度變得幾乎相等。這種心動周期的“等分”現(xiàn)象,結合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在音質上的趨同,共同造就了連續(xù)、等間隔、音調相似的“滴答”聲,即胎樣心音 。
二、 胎樣心音的臨床意義與病因
胎樣心音是一種重要的病理體征,其出現(xiàn)通常預示著病情危重,需要立即進行評估和處理。
特征對比項 | 正常心音 | 胎樣心音 (鐘擺律) |
|---|---|---|
第一心音特點 | 低鈍、響亮,標志心室收縮開始 | 顯著減弱,失去低鈍性,音調接近第二心音 |
第二心音特點 | 高亢、清脆,標志心室舒張開始 | 相對增強或音調不變,與第一心音相似 |
心率 | 成人靜息狀態(tài)通常為60-100次/分鐘 | 通常超過120次/分鐘,顯著增快 |
心動周期 | 舒張期明顯長于收縮期 | 收縮期與舒張期時限幾乎相等 |
聽診特點 | “l(fā)ub-dub”聲,間隔不等,有明顯節(jié)奏差異 | “dida”聲,類似鐘擺或胎兒心音,節(jié)奏均勻 |
主要臨床意義 | 心臟功能正常 | 提示嚴重心肌損害,病情危重 |
常見病因 | 健康人群 | 急性心肌梗死、重癥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
胎樣心音主要見于導致心肌廣泛或嚴重受損的疾病。最常見的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積梗死,以及重癥心肌炎 。在心力衰竭、末梢循環(huán)衰竭、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導致心率極度增快的疾病中也可能出現(xiàn) 。無論何種病因,胎樣心音的出現(xiàn)都標志著心肌的嚴重損害,是臨床上需要高度警惕的危險信號 。
胎樣心音是心臟在嚴重病理狀態(tài)下產(chǎn)生的一種特殊聽診現(xiàn)象,其本質是心肌嚴重受損導致第一心音減弱、心率顯著增快和心動周期等分的綜合結果,聽診時呈現(xiàn)為類似胎兒的“滴答”聲。這種鐘擺律的出現(xiàn),是急性心肌梗死、重癥心肌炎等危重疾病的重要體征,直接反映了心臟泵功能的嚴重障礙,臨床醫(yī)生一旦發(fā)現(xiàn)此體征,必須立即評估患者病情并采取緊急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