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每小時尿量低于20毫升是燒傷后尿量減少的臨床界定標準 。燒傷后出現(xiàn)尿量減少是機體遭受嚴重創(chuàng)傷后常見的生理反應,主要由有效血容量不足引發(fā),導致腎血流量顯著下降,進而影響腎臟的濾過功能,表現(xiàn)為少尿甚至無尿,這通常是燒傷休克的早期且重要信號,能夠較敏感地反映休克的嚴重程度和組織血液灌流狀況 [, ]。
一、 核心機制與原因 燒傷后,大量血漿成分從受損的血管中滲出,造成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急劇下降 。這種低血容量狀態(tài)直接導致腎臟的血液灌注不足,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機體為維持血壓和重要器官供血,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導致腎血管收縮,進一步減少腎血流 [,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促進水的重吸收,也是尿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
低血容量性休克 這是尿量減少最根本的原因。大面積燒傷導致體液大量丟失,如果不及時補充,將迅速進入休克狀態(tài)。此時,心輸出量下降,血壓可能降低(晚期表現(xiàn)),組織灌注不良,腎臟作為對血流變化敏感的器官,會首先表現(xiàn)出功能改變,即少尿 。
神經體液調節(jié) 機體在應激狀態(tài)下,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引起全身血管收縮,優(yōu)先保證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而腎臟血管收縮尤為明顯,直接減少了腎血流量 。
- 急性腎損傷(AKI)風險 如果低血容量和腎臟缺血持續(xù)時間過長,未能及時糾正,可能導致腎小管上皮細胞發(fā)生缺血性壞死,進而發(fā)展為急性腎功能衰竭 [, ]。此時,即使補足了血容量,尿量仍可能無法恢復,需要警惕 。
二、 診斷與評估標準 監(jiān)測尿量是評估燒傷休克復蘇效果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臨床上通常通過留置導尿管精確記錄每小時尿量。
評估指標 | 正常范圍/目標 | 異常表現(xiàn)/警示 | 臨床意義 |
|---|---|---|---|
成人每小時尿量 | 30-50 mL/h | < 20 mL/h 或 < 0.5 mL/kg/h | 少尿,提示休克或腎灌注不足 |
兒童每小時尿量 | > 1 mL/kg/h | < 1 mL/kg/h | 兒童休克的重要指標 |
心率 | 成人<120次/分,小兒<150次/分 | 成人>120次/分,小兒>150次/分 | 休克早期表現(xiàn),常早于血壓下降 |
意識狀態(tài) | 清醒,安靜 | 煩躁不安或淡漠 | 腦灌注不足的表現(xiàn) |
末梢循環(huán) | 四肢溫暖,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正常 | 四肢濕冷,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 | 外周循環(huán)不良 |
三、 治療與管理策略 治療的核心是快速、有效地進行液體復蘇,恢復有效血容量,改善組織灌注,特別是腎灌注。
液體復蘇 根據燒傷面積和體重計算補液量,遵循“量出為入,晶膠結合”的原則,在傷后第一個24小時內快速補充丟失的血漿和水分,目標是將尿量維持在成人30-50 mL/h,兒童>1 mL/kg/h 。補液速度需根據尿量、心率、血壓等指標動態(tài)調整。
病因治療 積極處理燒傷創(chuàng)面,減少體液進一步丟失。需要排除導致少尿的其他原因,如導尿管堵塞等。
- 警惕并發(fā)癥 在積極補液的需密切監(jiān)測,防止因補液過多過快導致肺水腫或腦水腫。如果經過充分的液體復蘇后,尿量仍然無法恢復,應高度懷疑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發(fā)生 ,并及時采取血液凈化等替代治療。
尿量減少是燒傷后機體休克狀態(tài)的“晴雨表”,其背后是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導致的腎血流量下降和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及時識別這一信號,并通過精確的液體復蘇將尿量恢復至目標范圍,是預防休克惡化和避免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的關鍵。對于中、大面積燒傷患者(成人>30%,兒童>15%),持續(xù)監(jiān)測尿量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