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約 2.5%的兒童存在堅果過敏,其中核桃過敏占比達 40%以上。
若確診 6歲兒童對核桃過敏,需嚴格避免接觸所有含核桃成分的食物及制品,并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如 EpiPen)。建議家長通過飲食控制、環(huán)境管理、醫(yī)療干預三方面系統應對,同時定期復診評估過敏狀態(tài)。
一、日常管理關鍵措施
1. 飲食控制
- 完全禁食核桃及其制品 :包括核桃仁、核桃醬、核桃油等,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隱藏成分(如烘焙食品、調味品)。
- 仔細閱讀食品標簽 :選擇標注“無堅果”或“不含核桃”的產品,注意交叉污染風險(如共用生產線)。
2. 環(huán)境管理
- 家庭清潔 :定期清理廚房、地毯、玩具等可能殘留核桃碎屑的區(qū)域,使用防過敏床罩減少接觸。
- 社交場景防護 :提前告知學校、親友關于孩子的過敏情況,要求避免帶入核桃類零食至公共空間。
3. 應急準備
- 隨身攜帶急救藥物 :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需始終處于可立即使用的狀態(tài),家長與孩子均需掌握使用方法。
- 制定應急預案 :明確過敏反應癥狀(如皮疹、呼吸困難),確保家人知曉緊急聯系人及就醫(yī)路線。
二、醫(yī)療干預與監(jiān)測
1. 確診與評估
- 過敏原檢測 :通過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液 IgE 檢測確認過敏程度,區(qū)分輕度過敏(局部皮疹)與重度過敏(過敏性休克)。
- ??齐S訪 :每 6-12 個月復查過敏狀態(tài),部分兒童可能隨年齡增長脫敏。
2. 免疫治療探索
- 口服脫敏療法(OIT) :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步增加微量核桃攝入量,需嚴格監(jiān)控副作用,目前臨床應用仍有限制。
- 生物制劑 :針對重癥患者,單抗類藥物(如奧馬珠單抗)可降低 IgE 水平,但費用較高且需長期注射。
三、常見誤區(qū)與注意事項
| 誤區(qū) | 正確做法 |
|---|---|
| “少量食用不會引發(fā)反應” | 即使微量也可能觸發(fā)嚴重過敏,需絕對回避 |
| “僅需避免整顆核桃” | 需警惕核桃提取物、香料等隱蔽成分 |
| “過敏原檢測結果固定不變” | 過敏狀態(tài)可能隨時間變化,需定期復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