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評估疫苗接種必要性,家養(yǎng)已免疫犬風險低于1%
即使被德國牧羊犬咬后未見傷口,仍需警惕狂犬病及細菌感染風險。皮膚無破損屬于I級暴露,但需結合犬只健康狀況、暴露部位及后續(xù)觀察綜合處理。
一、暴露風險評估
犬只免疫狀態(tài)
- 家養(yǎng)犬:確認是否完成狂犬疫苗接種,若接種且觀察10日無異常,風險極低。
- 流浪犬/未免疫犬:建議立即啟動暴露后預防,按II級暴露處理。
暴露部位敏感性
部位 風險等級 處理優(yōu)先級 手指/面部 高 立即沖洗+疫苗 四肢/軀干 中 沖洗+觀察
二、傷口處理步驟
沖洗消毒
- 使用20%肥皂水交替沖洗15分鐘,重點清潔唾液接觸區(qū)域。
- 涂抹碘伏或酒精,酒精擦拭刺痛提示微觀傷口存在。
包扎與防護
無需包扎,但避免接觸污水或污染物。
三、疫苗接種決策
適用條件
- 必須接種:犬只異常流涎、10日內死亡或無法追蹤。
- 可選接種:家養(yǎng)犬免疫齊全且觀察期內健康。
接種方案
方案 針次時間 適用場景 5針法 0、3、7、14、28天 常規(guī)暴露 2-1-1 0天(2針)、7、21天 緊急免疫
四、觀察期管理
- 犬只觀察:記錄行為異常(如畏光、攻擊性),保留10日視頻證據。
- 自我監(jiān)測:72小時內出現紅腫、發(fā)熱需就醫(yī),避免劇烈運動及酒精。
及時處理可降低99%的狂犬病風險,但需嚴格遵循沖洗、評估、觀察三原則。德國牧羊犬咬傷雖未破皮,仍不可忽視潛在感染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