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過敏在水果過敏中占比約15%-20%,其癥狀可能在食用后數(shù)分鐘至2小時內顯現(xiàn),嚴重程度因個體差異而異。過敏反應主要由梨中的樺樹花粉相關蛋白(如Mal d 1、Mal d 4)或蘋果酸等成分引發(fā),表現(xiàn)為皮膚、消化道及呼吸道的異常反應。
一、常見癥狀分類
皮膚反應
- 瘙癢:局部或全身性皮膚刺癢,伴隨紅斑或水腫。
- 蕁麻疹:風團樣皮疹,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融合成片。
- 接觸性皮炎:直接接觸梨汁液后,口唇、手指出現(xiàn)紅腫或水皰。
消化道癥狀
- 口腔過敏綜合征:舌、咽部刺痛或麻木感,可能伴隨腫脹。
- 腹痛腹瀉:中下腹絞痛,伴隨稀水樣便或黏液便。
- 惡心嘔吐:胃腸道黏膜刺激引發(fā)的反射性嘔吐。
呼吸道表現(xiàn)
- 鼻塞流涕:鼻黏膜充血,分泌物清稀。
- 哮喘:氣道痙攣導致喘息、呼吸困難。
- 喉頭水腫:罕見但危急,可能阻塞氣道。
二、癥狀嚴重程度分級
| 分級 | 輕度 | 中度 | 重度 |
|---|---|---|---|
| 皮膚 | 局部紅斑、瘙癢 | 全身性蕁麻疹 | 廣泛性水腫、血管性水腫 |
| 消化 | 口腔刺痛、輕微腹痛 | 持續(xù)腹瀉、嘔吐 | 便血、腸梗阻 |
| 呼吸 | 鼻塞、打噴嚏 | 喘息、呼吸急促 | 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 |
三、特殊人群風險
- 兒童與成人差異
兒童更易出現(xiàn)急性蕁麻疹,成人則多合并慢性濕疹。
- 交叉過敏風險
與蘋果、桃子等薔薇科水果存在交叉反應,需警惕聯(lián)合過敏。
- 季節(jié)關聯(lián)性
春季花粉癥患者食用梨后,過敏風險升高3-5倍。
過敏原檢測(如皮膚點刺試驗、血清IgE檢測)是確診關鍵,避免食用梨及其制品是唯一預防手段。若出現(xiàn)喉頭水腫或休克,需立即注射腎上腺素并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