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兒童弱視患病率約1%-5%,最佳治療期為3-8歲?
?弱視?是視覺發(fā)育期內由于?單眼斜視?、?屈光參差?、?高度屈光不正?或?形覺剝奪?等異常視覺經驗,導致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下降?,且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其本質是?大腦視覺皮層功能異常?,屬于可逆性視力障礙。
?一、病因與分類?
?斜視性弱視?
- 由?雙眼視軸不平行?引發(fā),常見于?內斜視?患者
- 大腦主動抑制斜視眼傳入信號,導致該眼?視覺神經通路發(fā)育停滯?
?屈光參差性弱視?
- 兩眼球鏡度數差≥1.50D或柱鏡差≥1.00D
- ?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未矯正時,模糊像被大腦選擇性抑制
?形覺剝奪性弱視?
- ?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等遮擋光線進入眼球
- 需在?6月齡內?解除遮擋,否則將造成不可逆損傷
?二、診斷標準?
?視力檢測?
- 3歲以下兒童采用?選擇性觀看法?或?視覺誘發(fā)電位?
- 3歲以上使用?標準對數視力表?,雙眼視力差≥2行或未達年齡下限值
?排除器質性疾病?
需通過?裂隙燈?、?眼底照相?等確認無?視網膜病變?或?視神經萎縮?
?三、治療原則?
?光學矯正?
優(yōu)先配戴?全矯框架眼鏡?或?角膜接觸鏡?,矯正?屈光不正?
?遮蓋療法?
每日遮蓋健眼2-6小時,強迫使用弱視眼,需持續(xù)至?視覺發(fā)育成熟期?(約12歲)
?視覺訓練?
采用?紅光刺激?、?精細作業(yè)?(穿珠、描圖)促進黃斑功能發(fā)育
?弱視?的療效與?早發(fā)現、早干預?密切相關。超過12歲后?視覺神經系統(tǒng)可塑性?顯著降低,但成人通過強化訓練仍可能部分改善。定期進行?兒童眼病篩查?,建立?屈光發(fā)育檔案?是預防的關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