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遵醫(yī)囑用藥、保持眼部衛(wèi)生、避免用手揉眼
淚腺發(fā)炎是一種涉及淚腺組織的炎癥性疾病,可由細菌、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因素引發(fā),典型表現(xiàn)為眼瞼外上方疼痛、紅腫、壓痛,部分患者可伴有流淚增多、眼部分泌物、發(fā)熱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形成膿腫或影響視力,因此需及時進行專業(yè)診斷與治療,避免并發(fā)癥。
一、 淚腺發(fā)炎的病因與分類
淚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淚腺窩內,負責分泌淚液以維持眼表濕潤。當其受到刺激或感染時,可發(fā)生炎癥反應。根據(jù)病程和病因,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類型。
- 急性淚腺炎
多由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驟,癥狀明顯。常見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或鄰近組織炎癥(如結膜炎、鼻竇炎)擴散所致。
- 慢性淚腺炎
病程較長,癥狀較輕但持續(xù)存在,常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關,如IgG4相關性疾病、結節(jié)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也可由結核、梅毒等慢性感染引起。
- 其他誘因
包括外傷、異物刺激、長期佩戴隱形眼鏡導致的慢性刺激、以及淚腺導管阻塞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發(fā)生感染性淚腺炎。
二、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方法
準確識別癥狀并進行系統(tǒng)檢查是制定治療方案的基礎。
- 典型癥狀
- 眼瞼外上方局限性紅腫、疼痛及壓痛
- 腫脹可導致上瞼外側呈“S”形彎曲
- 結膜充血、水腫
- 流淚增多或分泌物增加
- 嚴重時可出現(xiàn)發(fā)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 輔助檢查
為明確病因和排除其他疾病,常需進行以下檢查:
| 檢查項目 | 主要用途 | 適用情況 |
|---|---|---|
| 血常規(guī) | 判斷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類型 | 急性期,懷疑細菌感染 |
| CRP、ESR | 評估炎癥活動程度 | 慢性或系統(tǒng)性炎癥 |
| 眼部超聲 | 觀察淚腺形態(tài)、大小及有無膿腫 | 初步篩查,無創(chuàng) |
| CT/MRI | 明確淚腺及周圍結構病變范圍 | 疑有腫瘤、膿腫或免疫性疾病 |
| 淚腺活檢 | 確診病因,如IgG4、結核等 | 慢性不愈或懷疑腫瘤 |
- 鑒別診斷
需與麥粒腫、淚腺腫瘤、眼眶蜂窩織炎等疾病相鑒別。麥粒腫多位于瞼緣,范圍局限;淚腺腫瘤常為無痛性漸進性腫大;眼眶蜂窩織炎則炎癥范圍更廣,全身癥狀更重。
三、 規(guī)范治療與日常管理
治療應根據(jù)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個體化制定。
- 藥物治療
- 細菌感染:使用廣譜抗生素,如頭孢類、喹諾酮類,局部可配合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
- 病毒感染:以對癥支持為主,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
- 免疫性病因:需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嚴重者聯(lián)合免疫抑制劑。
- 手術干預
當形成膿腫時,需行切開引流術,以排出膿液、緩解癥狀。對于懷疑腫瘤或活檢需要者,可行淚腺部分切除術。
- 家庭護理建議
- 保持眼部清潔,避免用手揉眼
- 急性期可冷敷緩解腫脹,化膿后改為熱敷促進引流
- 避免佩戴隱形眼鏡直至痊愈
- 增強免疫力,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用眼
淚腺發(fā)炎雖不常見,但其癥狀易與其他眼病混淆,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視力損害或眶內感染擴散?;颊咭坏┏霈F(xiàn)眼瞼外側紅腫疼痛,應盡早就醫(yī),通過專業(yè)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用藥,切勿自行濫用眼藥水。保持良好的用眼衛(wèi)生習慣是預防復發(f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