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心肺復蘇、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電除顫、使用腎上腺素和血管升壓素等方法,并及時送醫(yī)搶救
心臟猝死是一種極其嚴重且危急的情況,會對生命造成直接威脅。當遇到心臟猝死情況時,及時采取有效的緩解方法至關重要,這些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提高生存幾率。下面將詳細介紹緩解心臟猝死的相關方法。
急救方法
- 心肺復蘇:心肺復蘇是心臟猝死急救的關鍵措施。首先要判斷病人是否有意識,觀察大動脈搏動情況,如果搏動暫停,需立即進行心臟按壓,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將患者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雙手并攏按壓心臟,在肋骨中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進行按壓,按壓速度為100 - 120次/分鐘,按壓深度4 - 5cm,按壓后放松,使胸廓復原。按壓應持續(xù)進行,直至心跳恢復。如需描記心電圖、心內注射或更換操作者,間斷時間不宜超過15秒。
- 人工呼吸:迅速確定患者呼吸是否停止,如無自主呼吸,即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用手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氣后貼緊患者口唇外緣用力吹氣。先吹氣2次,每次1000 - 1250ml。在人工呼吸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胸廓運動,參照其胸廓起伏情況控制吹氣量,避免發(fā)生胃脹氣而導致胃內容物反流。如患者出現(xiàn)胃脹氣,應將其側轉并壓迫上腹部,排出胃氣后繼續(xù)進行心肺復蘇。
- 胸外心臟按壓:操作者兩手掌重疊交叉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雙肘關節(jié)伸直,利用身體重力有節(jié)奏地垂直向下按壓,將胸骨下段壓下4 - 5cm為宜,按壓頻率約80 - 120次/分鐘左右,同時觀察有無頸動脈搏動。按壓部位不宜過高或過低,切忌按壓胸骨下劍突處。按壓節(jié)律均勻,避免用力猛擊造成胸骨或肋骨骨折和血、氣胸等并發(fā)癥。
- 其他急救措施:如電除顫、使用腎上腺素和血管升壓素等方法也可在專業(yè)人員的操作下用于心臟猝死的急救,但這些措施通常需要專業(yè)的醫(yī)療設備和技術支持。
日常預防措施
- 生活方式改善
- 飲食:采取低鹽、清淡飲食,預防便秘,戒煙限酒。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和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麥食物和富含Omega - 3脂肪酸的食物攝入。
- 運動:保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和血壓??筛鶕?jù)醫(yī)生的建議,進行適宜的有氧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但要注意不要過度運動,避免身體過度勞累。
- 情緒管理:管控情緒,保持樂觀、積極、開朗,控制暴躁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因為精神緊張可使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還會誘發(fā)心律失常,情緒激動很容易誘發(fā)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可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發(fā)生心肌梗死等意外。
- 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吃飯、睡覺,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過度勞累。
- 管控危險因素
- 肥胖:控制體重,避免肥胖。肥胖會紊亂血脂代謝、增加心臟負荷,高血壓人群中肥胖患者居多,因此控制體重對于預防心臟猝死非常重要。
- 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需積極治療和管理。這些慢性疾病是心臟猝死的重要危險因素,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堅持服藥,控制病情發(fā)展。
- 心臟病史:對于有心臟病史的患者,需定期進行心臟檢查,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了解自身心臟狀況,遵循醫(yī)生的治療方案,有助于預防心臟猝死的發(fā)生。
不同急救方法對比
| 急救方法 | 操作要點 | 適用情況 | 注意事項 |
|---|---|---|---|
| 心肺復蘇 | 判斷意識和大動脈搏動,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按壓頻率100 - 120次/分鐘,按壓深度4 - 5cm,按壓與呼吸比根據(jù)情況而定 | 心臟驟停 | 按壓持續(xù)進行,間斷時間不宜超15秒 |
| 人工呼吸 | 捏住患者鼻孔,吹氣2次,每次1000 - 1250ml,觀察胸廓運動 | 呼吸停止 | 控制吹氣量,避免胃脹氣 |
| 胸外心臟按壓 | 兩手掌重疊交叉置于胸骨中下段,按壓深度4 - 5cm,頻率80 - 120次/分鐘 | 心臟驟停 | 按壓部位準確,避免骨折等并發(fā)癥 |
| 電除顫、使用藥物 | 需專業(yè)設備和技術操作 | 特定心臟情況 | 由專業(yè)人員進行 |
心臟猝死是一種嚴重威脅生命的緊急情況,了解并掌握緩解心臟猝死的方法至關重要。在遇到心臟猝死情況時,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等,并及時撥打120。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管控危險因素,積極預防心臟猝死的發(fā)生。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提高應對心臟猝死的能力,降低心臟猝死的風險,保障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