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使用安全抗生素治療,通常3-7天見效
妊娠期尿路感染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優(yōu)先選擇對胎兒安全的抗生素,同時配合生活方式調(diào)整,避免感染加重或復發(fā)。
一、病因與風險
生理變化
- 激素影響:孕激素導致輸尿管擴張,尿液滯留。
- 子宮壓迫:增大的子宮壓迫膀胱,降低排空效率。
- 免疫力下降:妊娠期免疫抑制增加感染風險。
高危因素
風險因素 影響機制 預防措施 糖尿病 高血糖促進細菌繁殖 嚴格控糖,定期監(jiān)測 既往感染史 復發(fā)率高達30% 孕早期篩查 飲水不足 尿液濃縮,細菌滋生 每日飲水≥2L
二、診斷與分類
感染類型
- 無癥狀菌尿:尿培養(yǎng)陽性但無不適,占妊娠期5-10%。
- 急性膀胱炎:尿頻、尿急、下腹痛,占70%病例。
- 急性腎盂腎炎:高熱、腰痛,可能引發(fā)早產(chǎn)。
診斷流程
- 初篩:尿常規(guī)(白細胞酯酶陽性)。
- 確診:尿培養(yǎng)(菌落計數(shù)≥10? CFU/mL)。
- 影像檢查:B超排除腎積水(僅限復雜病例)。
三、核心治療方案
抗生素選擇
藥物類型 適用階段 療程 安全性等級 頭孢類 全妊娠期 3-7天 A級 磷霉素 孕中晚期 單次給藥 B級 呋喃妥因 孕早期禁用 5-7天 B級 輔助治療
- 水化療法:每日飲水2.5L,稀釋尿液。
- 堿化尿液:口服碳酸氫鈉(pH>7.5抑制細菌)。
- 體位引流:側臥減輕子宮對輸尿管壓迫。
四、預防與隨訪
日常預防
- 排尿習慣:避免憋尿,性行為后立即排尿。
- 清潔方式:從前向后擦拭,減少腸道菌污染。
- 衣物選擇:純棉內(nèi)褲,避免緊身褲。
監(jiān)測要求
- 治療后1周復查尿培養(yǎng)。
- 每月尿常規(guī)篩查至分娩。
- 復發(fā)者需低劑量抗生素維持(如頭孢氨芐)。
妊娠期尿路感染需嚴格遵循個體化治療原則,及時干預可降低早產(chǎn)風險90%以上,同時強調(diào)生活方式管理與規(guī)范用藥的協(xié)同作用,確保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