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74次/分(bpm)屬于異常,需立即就醫(yī)評估胎兒狀況。
妊娠40周時,胎心率正常范圍為110-160bpm,74bpm的數值顯著低于下限,提示可能存在胎兒窘迫或胎盤功能不足等風險。此時需結合胎動、宮縮、羊水情況等綜合判斷,由醫(yī)生決定是否緊急干預或終止妊娠。
一、胎心率異常的意義
正常與異常范圍對比
指標 正常值 異常值(需警惕) 胎心率基線 110-160bpm <110bpm或>160bpm 胎心變異度 中等變異(6-25bpm) 無變異或極小變異 宮縮后恢復 迅速恢復基線 延遲恢復或持續(xù)下降 可能原因
- 急性因素:臍帶受壓、胎盤早剝、母體低血壓。
- 慢性因素:胎盤功能減退、胎兒宮內生長受限。
- 其他:胎兒心臟異常、母體用藥影響(如麻醉劑)。
緊急處理流程
- 立即左側臥位,吸氧。
- 監(jiān)測胎心變化,進行胎心監(jiān)護(NST或CST)。
- 評估羊水性狀(如胎糞污染)及宮頸條件。
二、保胎決策的關鍵因素
胎兒存活率評估
孕周 存活率(無并發(fā)癥) 40周胎心74bpm的預后 37-40周 >99% 取決于干預及時性 ≥40周 接近100% 高風險需緊急剖宮產 干預方式選擇
- 緊急剖宮產:若確診胎兒窘迫,需在30分鐘內娩出胎兒。
- 繼續(xù)觀察:僅適用于短暫性下降且其他指標正常時。
家屬溝通要點
- 明確告知風險:如新生兒窒息、腦損傷可能性。
- 權衡利弊:延遲分娩可能增加胎兒死亡率。
妊娠晚期胎心率持續(xù)低于正常值需視為危急情況,醫(yī)療團隊應優(yōu)先保障胎兒安全。胎盤功能、母體健康及胎兒反應共同決定處理方案,及時干預可顯著改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