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需就醫(yī),狂犬病疫苗與破傷風疫苗為核心預防措施。
被挪威森林貓咬傷后,需立即清潔傷口并注射狂犬病疫苗及可能的破傷風疫苗。若貓未接種疫苗或健康狀態(tài)不明,需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0、3、7、14、28天共五針);若傷口污染嚴重或破傷風免疫史不明確,需補充破傷風抗毒素或疫苗。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疫苗選擇與接種方案
狂犬病疫苗
- 適用場景:所有III級暴露(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抓傷伴出血)。
- 接種程序:WHO推薦“4針法”(0、7、21、28天)或“5針法”(0、3、7、14、28天)。
- 禁忌癥:過敏者需脫敏注射,妊娠期需權衡風險。
破傷風疫苗
- 適用場景:傷口深且臟、破傷風抗毒素抗體滴度<0.1IU/mL。
- 接種程序:TAT(破傷風抗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疫苗(如Td/Tdap)。
- 注意事項:過敏者需皮試,免疫史完整者可暫緩接種。
| 疫苗類型 | 作用靶點 | 接種劑量 | 副作用 | 有效期 |
|---|---|---|---|---|
| 狂犬病疫苗 | 狂犬病病毒 | 1.0 mL/劑(肌肉) | 發(fā)熱、局部紅腫 | 10 年(需加強) |
| 破傷風疫苗 | 破傷風梭菌毒素 | 0.5 mL/劑(皮下) | 注射部位硬結、低熱 | 10 年(基礎免疫) |
二、臨床處理流程
傷口處理
- 清洗:用肥皂水+生理鹽水交替沖洗至少15分鐘,清除異物。
- 消毒:碘伏或75%酒精涂抹,避免包扎(除非感染風險極高)。
抗生素應用
- 指征:傷口嚴重污染或免疫抑制患者。
- 常用藥物:頭孢曲松(第三代頭孢)、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三、特殊情形應對
貓只狀態(tài)不明
需按最嚴格方案處理,觀察貓只10天(若無異常可終止疫苗)。
兒童或孕婦受傷
兒童優(yōu)先使用兒童劑型疫苗;孕婦需在醫(yī)生評估下決定接種時機。
過敏反應處置
輕度過敏:口服抗組胺藥;重度(呼吸困難):腎上腺素緊急注射。
四、后續(xù)監(jiān)測與隨訪
- 疫苗效果評估:接種后第7天檢測中和抗體(>0.5IU/mL為有效)。
- 傷口復查:3-5天檢查感染跡象(紅腫、膿液、發(fā)熱)。
被貓咬傷后需爭分奪秒處理,結合疫苗接種、傷口護理與醫(yī)學觀察,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狂犬病疫苗與破傷風疫苗構成核心防護,具體方案需根據暴露等級、傷口性質及個體健康狀況動態(tài)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