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
對于 24 歲孕 32 周 5 天的孕婦來說,心率 70 多次 / 分鐘通常屬于正常范圍。孕婦的正常心率與普通成年人相似,一般在 60-100 次 / 分鐘。在孕期,尤其是孕中晚期,孕婦的身體會發(fā)生一系列生理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心率出現(xiàn)一定波動。但只要心率維持在正常范圍,且孕婦沒有不適癥狀,通常無需過度擔心。
一、孕婦心率的正常范圍
孕婦心率正常范圍一般在 60-100 次 / 分鐘,這與非孕期的成年人標準一致。不過,由于孕期的生理變化,孕婦心率可能會有所波動。在孕早期和中期,孕婦心率與非孕期相差不大,基本維持在 60-100 次 / 分鐘。到了孕晚期,隨著胎兒生長和子宮增大,孕婦血容量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可能會有所上升,一般增加 10%-15%,即可能達到 110-120 次 / 分鐘,偶爾甚至會超過 120 次 / 分鐘,但通常不會超過 140 次 / 分鐘。這屬于孕期正常生理現(xiàn)象。以下是不同孕期心率的大致情況:
| 孕期階段 | 心率范圍(次 / 分鐘) |
|---|---|
| 孕早期(1-12 周) | 60-100 |
| 孕中期(13-27 周) | 60-100 |
| 孕晚期(28 周及以后) | 60-120(可能增加 10%-15%) |
二、孕期心率變化的影響因素
- 血容量增加:從懷孕 6 周開始,孕婦血容量逐漸增加,到孕 32-34 周達到高峰,增加幅度可達 40%-50%。血容量增加使心臟需要更努力工作來維持血液循環(huán),從而導致心率加快。
- 心臟負荷加重:隨著孕周增加,子宮不斷增大,向上擠壓膈肌,使心臟位置發(fā)生改變,同時胎盤循環(huán)建立,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臟為維持足夠的血液灌注壓力,心率會代償性加快。
- 激素水平變化:孕期孕婦體內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這些激素會直接作用于心肌細胞,增強心臟興奮性,同時舒張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 代謝需求提高:胎兒生長發(fā)育需要大量能量,孕婦基礎代謝率顯著上升,耗氧量增加,心臟需通過提高心率來加速血液循環(huán),滿足母體和胎兒對氧氣及營養(yǎng)物質的額外需求。
- 自主神經(jīng)調節(jié)改變:懷孕后交感神經(jīng)活性增強,而副交感神經(jīng)張力相對減弱,這種自主神經(jīng)平衡的改變也會直接導致心率增快。
三、心率異常的判斷與應對
- 心率過快:如果孕婦靜息狀態(tài)下心率持續(xù)高于 140 次 / 分鐘,同時伴有心慌、胸悶、頭暈、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可能存在異常情況。常見原因包括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功能不全、感染發(fā)熱、低血糖等。此時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血常規(guī)、甲狀腺功能、心電圖等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例如,若為貧血導致,需根據(jù)貧血類型補充鐵劑、維生素 B12 等;若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控制甲狀腺激素水平。
- 心率過慢:當孕婦心率持續(xù)低于 60 次 / 分鐘,且伴有頭暈、乏力、眼前發(fā)黑等癥狀時,也需引起重視。可能原因有心臟傳導系統(tǒng)異常、某些藥物影響(如 β 受體阻滯劑等)、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同樣需要就醫(yī),通過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甲狀腺功能檢查等明確原因,進行相應處理。如因藥物引起,可能需調整用藥;若是甲狀腺功能減退,需補充甲狀腺激素。
對于 24 歲孕 32 周 5 天的孕婦,心率 70 多次 / 分鐘處于正常心率范圍。但孕期應密切關注心率變化,若出現(xiàn)心率異常波動并伴有不適癥狀,務必及時就醫(yī)檢查,以保障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孕婦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guī)律作息、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避免情緒過度波動等,有助于維持心率穩(wěn)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