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傷風疫苗+狂犬病疫苗+(必要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被加菲貓咬破皮后,需根據傷口深度、貓的免疫狀態(tài)及暴露風險綜合判斷是否需注射破傷風疫苗、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若貓已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且傷口較淺,僅需清潔傷口并觀察;若貓免疫狀態(tài)不明或傷口較深,則需立即就醫(yī),按醫(yī)囑完成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接種。
一、傷口處理與風險評估
傷口清潔與消毒
- 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傷口15分鐘,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減少感染風險。
- 避免直接擠壓傷口,防止細菌擴散。
暴露等級判定
暴露等級 傷口特征 處理建議 Ⅰ級 完整皮膚接觸,無破損 無需處理,觀察即可 Ⅱ級 輕微抓傷或咬傷,無出血 清潔傷口,注射狂犬病疫苗 Ⅲ級 深度咬傷、出血或黏膜暴露 注射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 貓的免疫狀態(tài)確認
- 若貓已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且可觀察10日無異常,可暫停疫苗注射。
- 若貓免疫史不明或流浪貓,需按Ⅲ級暴露處理。
二、疫苗與免疫球蛋白接種
破傷風疫苗
- 適用人群:未完成基礎免疫或末次接種超過5年者。
- 接種方案:單次注射,若傷口嚴重需聯合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
- 接種程序:4針法(0、3、7、14天)或5針法(0、3、7、14、28天)。
- 注意事項:全程接種后保護期1年,再次暴露需加強2針。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適用情況:Ⅲ級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 使用方法: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剩余劑量肌肉注射。
三、后續(xù)觀察與并發(fā)癥預防
貓的健康監(jiān)測
- 若貓為家養(yǎng)且免疫正常,需隔離觀察10天,若貓存活則無需繼續(xù)治療。
- 若貓死亡或出現異常,需立即補種疫苗并就醫(yī)評估。
感染癥狀識別
- 傷口紅腫、化膿:可能為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
- 發(fā)熱、頭痛、恐水:警惕狂犬病,需緊急就醫(yī)。
特殊人群處理
人群 處理要點 孕婦 狂犬病疫苗可接種,免疫球蛋白需權衡風險 兒童 疫苗劑量按體重調整,避免肌肉注射過深 免疫缺陷者 必須注射免疫球蛋白,延長觀察期
被加菲貓咬破皮后,及時處理傷口并科學評估風險是關鍵。破傷風疫苗和狂犬病疫苗是基礎防護,免疫球蛋白則用于高風險暴露。貓的免疫狀態(tài)和傷口嚴重程度決定最終方案,全程接種和后續(xù)觀察可有效預防嚴重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