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黃金沖洗期
被邊境牧羊犬抓破皮后,立即用肥皂水與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15分鐘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核心措施。隨后需根據(jù)傷情進行專業(yè)消毒、疫苗接種及科學護理,以阻斷狂犬病毒傳播并促進愈合。
一、緊急現(xiàn)場處理
傷口沖洗
- 沖洗方式:將傷口置于流動水下,交替使用肥皂水(弱堿性)和清水反復沖洗,確保污染物徹底清除。
- 沖洗時間:持續(xù)至少15分鐘,若傷口較深需延長至20-30分鐘。
初步消毒
- 消毒劑選擇:優(yōu)先使用碘伏或苯扎溴銨,避免酒精直接接觸開放性傷口。
- 操作要點:由傷口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擦拭,覆蓋范圍需超出傷口邊緣2cm。
| 消毒劑對比 | 碘伏 | 酒精 |
|---|---|---|
| 適用性 | 開放性傷口、黏膜 | 完整皮膚表面 |
| 刺激性 | 低 | 高(引發(fā)疼痛) |
| 殺菌范圍 | 廣譜(細菌、病毒、真菌) | 細菌 |
二、專業(yè)醫(yī)療干預
暴露風險評估
- 判斷依據(jù):需結(jié)合犬只疫苗接種記錄(如未知則默認為高風險)、傷口深度及部位(頭頸部風險更高)。
- 處置標準:根據(jù)《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規(guī)范》,破皮即屬Ⅱ級暴露,需接種狂犬疫苗。
疫苗接種方案
- 五針法:第0(當天)、3、7、14、28天各接種1劑;
- 四針法(簡化程序):第0天2劑,第7、21天各1劑。
三、傷口護理要點
包扎原則
- 淺表傷口:保持干燥透氣,可涂抹抗菌藥膏后覆蓋無菌紗布;
- 深部傷口:內(nèi)層用無菌油性紗布,外層以彈力繃帶固定,每日檢查滲出情況。
異常情況監(jiān)測
- 感染征兆:紅腫范圍擴大、膿性分泌物、體溫>38℃或傷口跳痛需立即就醫(yī);
- 愈合周期:淺表傷口約5-7天結(jié)痂,深部傷口需10-14天拆線。
及時規(guī)范的傷口處理可將狂犬病感染率降至0.01%以下。建議所有暴露者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并保存犬只10日觀察記錄。若傷口涉及神經(jīng)、血管或關節(jié),需同步進行外科評估與功能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