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接種最佳,原則上不超過72小時
被貓抓咬破皮后,狂犬疫苗應盡快接種,最晚不宜超過暴露后3天。若存在出血或黏膜暴露,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下從傷口處理、免疫程序、風險等級等維度進行全面解析:
一、傷口處理與暴露等級
暴露分級標準
- Ⅰ級暴露:皮膚完好,接觸動物但無破損。無需接種。
- Ⅱ級暴露:皮膚輕微破損無出血。需立即清洗并接種疫苗。
- Ⅲ級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觸。必須聯合免疫球蛋白+疫苗。
緊急處理步驟
- 用肥皂水和流動水交替沖洗15分鐘。
-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開放性傷口。
| 暴露等級 | 傷口特征 | 處理措施 |
|---|---|---|
| Ⅰ級 | 無破損 | 清潔觀察 |
| Ⅱ級 | 破皮無出血 | 疫苗+傷口處理 |
| Ⅲ級 | 出血或黏膜接觸 | 疫苗+免疫球蛋白+傷口處理 |
二、疫苗接種時間窗
最佳接種時機
- 24小時內接種可最大限度阻斷病毒擴散。
- 72小時后接種仍有效,但抗體產生延遲,風險升高。
延遲接種的例外情況
- 若貓10日后仍存活,可終止后續(xù)疫苗(WHO十日觀察法)。
- 既往全程接種者,3個月內再暴露無需加強。
| 時間窗 | 有效性 | 適用場景 |
|---|---|---|
| 24小時內 | 接近100% | 所有可疑暴露 |
| 72小時內 | 有效但風險增加 | 無法及時就醫(yī)者 |
| 超72小時 | 需評估個體風險 | 貓未死亡或低風險地區(qū) |
三、風險因素與特殊處理
高風險場景
- 貓來源不明、未接種疫苗或出現異常行為(如流涎、攻擊性)。
- 傷口位于頭面部或神經密集區(qū),病毒潛伏期更短。
免疫球蛋白使用
- 劑量計算:20IU/kg,浸潤注射傷口周圍。
- 與疫苗區(qū)別:提供即時中和抗體,疫苗需7天起效。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破皮暴露后務必優(yōu)先清洗傷口并盡早就醫(yī)。延遲接種雖可能有效,但時間越長,免疫失敗風險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