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立即處理傷口并在24小時內接種狂犬病疫苗,Ⅲ級暴露需同時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被馬爾濟斯犬咬出血屬于Ⅲ級暴露,無論犬只是否接種過獸用狂犬病疫苗,均需立即進行規(guī)范的傷口處理,并盡快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接種狂犬病疫苗;若傷口較深、貫穿皮膚或位于頭面部等關鍵部位,還需同時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最大程度降低狂犬病感染風險。
一、傷口緊急處理:黃金15分鐘內啟動
1. 徹底沖洗與清創(chuàng)
- 用流動清水(如自來水)和肥皂水交替沖洗傷口,水流需保持一定壓力,確保深入傷口內部,持續(xù)至少15分鐘。
- 輕柔擠壓傷口周圍組織,促使污血及唾液殘留液流出,避免用力擠壓造成組織損傷。
2. 規(guī)范消毒與暴露
- 沖洗后用碘伏或苯扎溴銨消毒傷口,從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覆蓋傷口及周圍5cm范圍皮膚。
- 禁止包扎或縫合(除非出血嚴重需壓迫止血),保持傷口暴露以減少狂犬病病毒(厭氧病毒)繁殖環(huán)境。
二、醫(yī)學干預:疫苗與免疫制劑的應用
1. 狂犬病疫苗接種
- 接種時間:咬傷后24小時內啟動首劑接種,全程需接種5劑(分別于0、3、7、14、28天各1劑)。
- 疫苗類型:常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地鼠腎細胞或人二倍體細胞),具體遵醫(yī)囑選擇。
2.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
- 適用情況:Ⅲ級暴露(出血、貫穿傷、頭面部咬傷)需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劑量按20IU/kg體重計算。
- 注射時機:與首劑疫苗同時進行,越早注射中和病毒效果越好。
3. 其他感染預防
- 破傷風預防:傷口較深或污染嚴重時,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
- 抗生素使用:遵醫(yī)囑口服阿莫西林、頭孢呋辛等抗生素,預防傷口細菌感染(如葡萄球菌、巴氏桿菌)。
三、風險評估與犬只管理
1. 暴露等級與處理措施對比
| 暴露等級 | 傷口特征 | 處理措施 |
|---|---|---|
| Ⅰ級 | 完好皮膚被舔舐 | 無需特殊處理,清洗接觸部位即可 |
| Ⅱ級 | 皮膚輕微抓傷/擦傷(無出血) | 傷口沖洗+消毒+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種 |
| Ⅲ級 | 出血、貫穿傷、黏膜污染 | 傷口沖洗+消毒+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傷風/抗生素預防 |
2. 犬只健康狀態(tài)觀察
- 若為家養(yǎng)馬爾濟斯犬,需確認其獸用狂犬病疫苗接種史(需在有效期內且完成免疫程序)。
- 觀察犬只行為10天,若出現(xiàn)狂躁、流涎、怕光、攻擊性行為等異常,需立即報告疾控部門并補充免疫措施。
四、接種后注意事項
1. 疫苗接種管理
- 嚴格按照預約時間完成后續(xù)劑次接種,禁止提前或延遲超過2天,以免影響抗體產生。
- 接種期間避免劇烈運動、飲酒、飲濃茶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不良反應風險。
2. 傷口護理與復診
- 每日用碘伏消毒傷口2-3次,保持干燥清潔,避免沾水或抓撓。
- 若傷口出現(xiàn)紅腫、滲液、發(fā)熱(體溫≥38℃)等感染跡象,需立即就醫(yī)。
被馬爾濟斯犬咬出血后,科學規(guī)范的處理是預防狂犬病的關鍵。及時的傷口沖洗、消毒,結合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應用,可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即使犬只已接種疫苗,也不可忽視暴露后的預防措施,因為動物免疫效果存在個體差異。公眾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與寵物犬發(fā)生沖突,家養(yǎng)犬需定期完成獸用狂犬病疫苗接種,從源頭減少暴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