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吃茯苓好處頗多,有健脾祛濕、養(yǎng)心安神、增強免疫力等作用;一般無明顯壞處,但陰虛無濕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的老人要慎用。
茯苓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對老人的健康有諸多益處。不過,并非所有老人都適合食用茯苓,需要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來判斷。下面將詳細介紹老人吃茯苓的好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茯苓的基本信息
茯苓又稱玉苓、茯靈、萬靈桂、茯菟,藥用部位是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樹根上。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nèi)部粉色或白色。削下的茯苓外皮稱茯苓皮,去皮后切制的茯苓稱茯苓塊,內(nèi)層白色部分叫白茯苓,近外皮部淡紅部分叫赤茯苓,帶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叫茯神,一般常用的是白茯苓,加工為白茯苓片。茯苓性平,味甘,主產(chǎn)于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地 。
二、老人吃茯苓的好處
- 健脾祛濕、消水腫:在傳統(tǒng)醫(yī)學上,茯苓有健脾祛濕、消水腫等好處,適合有風濕病、濕氣重等情況的老人食用。食用時可把茯苓磨成粉泡水喝。偏于寒濕的老人,可與桂枝、白術(shù)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脾氣虛的老人,可與黨參、黃耆、白術(shù)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shù)等同用 。
- 養(yǎng)心安神:《本草經(jīng)疏》中記載茯苓有“養(yǎng)心安神、益脾開胸腑、調(diào)五臟之氣等好處”。對于壓力大、無法靜心做事,或經(jīng)常失眠、睡不著覺的老人,茯苓是很好的食材。老人可通過食用茯苓和人參、酸棗仁等燉的高湯來緩解精神問題 。
- 增強免疫力:茯苓不單單是中藥材,還能作為食材,如老北京小吃茯苓餅就以茯苓為主要食材。茯苓含有的蛋白質(zhì)、硒、鈣、鎂等含量不低,能幫助老人增加機體免疫力,抵抗病毒。老人平時用茯苓熬粥喝再好不過 。
- 防治癌癥:茯苓含有豐富的抗癌成分,包括抗癌的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用茯苓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產(chǎn)生,破壞癌細胞的 DNA,移除體內(nèi)致癌的自由基,不管是預防癌癥還是治療癌癥,都有明顯功效 。
- 輔助治療老年病:老人上了年紀易出現(xiàn)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眩暈心悸等癥狀,吃茯苓可防治此類疾病,改善免疫系統(tǒng),有很好的保健價值。茯苓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預防消化道潰瘍,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還能調(diào)節(jié)老年人免疫功能,使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茯苓藥性溫和,對身體水腫、小便困難、稀少的老人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在增加尿量的同時不會損傷脾胃 。
三、老人吃茯苓的注意事項
雖然茯苓有很多好處,但以下幾類老人需要謹慎使用:
| 不適用人群 | 原因 |
|---|---|
| 陰虛而無濕熱者 |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這類老人服用后可能會加重陰虛癥狀 |
| 虛寒精滑者 | 通常存在陽氣不足、固攝無力等情況,服用茯苓后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
| 氣虛下陷者 | 可能存在臟腑下墜等情況,服用茯苓后可能會影響病情恢復 |
老人食用茯苓不能過量,服用前最好做好過敏測試,且不能和米醋、濃茶一起食用 。
茯苓對老人的健康有不少益處,如健脾祛濕、養(yǎng)心安神、增強免疫力、防治癌癥等。但老人在食用茯苓時,一定要根據(jù)自身身體狀況,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合理服用,避免因不當食用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