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脈傳睛屬于病理現象,非正常狀態(tài)。
赤脈傳睛是中醫(yī)眼科常見病癥,表現為眼內眥或外眥部出現赤脈,呈樹枝狀向白睛蔓延,伴有澀癢、紅赤等不適,類似于西醫(yī)的眥瞼緣結膜炎或慢性結膜炎。此癥并非正常生理表現,而是眼部存在炎癥或體內陰陽失調的信號,需及時干預以防遷延不愈或影響視力。
一、赤脈傳睛的概述
赤脈傳睛首載于《銀海精微》,是指赤脈起自兩眥,漸向白睛侵犯的眼病。以兩眥部紅赤澀痛為主要特征,多雙眼同時發(fā)病。赤脈傳睛在西醫(yī)對應眥瞼緣結膜炎、慢性結膜炎等以瞼裂部位充血為主的炎癥性疾病。本病雖較少累及黑睛,一般不影響視力,但若失治誤治,赤脈久踞可波及黑睛,導致視力障礙。
二、赤脈傳睛的病因
1. 中醫(yī)病因
赤脈傳睛與“心”關系最為密切,病因可分為實火與虛火兩大類:
- 心火上炎:因恣食辛辣、脾胃蘊熱,或肝郁化火,上犯于心,心火郁結兩眥,赤脈粗大鮮紅,癢痛明顯。
- 陰虛火旺:因勞瞻竭視、思慮過度、睡眠不足或房事不節(jié),致心陰暗耗,虛火上浮,赤脈淡紅細小,微癢不舒。
2. 西醫(yī)病因
西醫(yī)認為赤脈傳睛多由以下因素引發(fā):
- 感染: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結膜,尤其眥部。
- 環(huán)境刺激:煙塵、風沙、強光、空氣污染等長期刺激。
- 不良習慣:用眼過度、衛(wèi)生習慣差、熬夜、煙酒過度等。
- 全身因素: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內分泌紊亂等。
表:赤脈傳睛中西醫(yī)病因對比
病因類別 | 中醫(yī)病因 | 西醫(yī)病因 |
|---|---|---|
主要機制 | 心火上炎、陰虛火旺 | 感染、環(huán)境刺激、不良習慣 |
誘發(fā)因素 | 辛辣飲食、情志不暢 | 細菌病毒、煙塵、用眼過度 |
體質關聯(lián) | 實熱體質、陰虛體質 | 免疫力低下、過敏體質 |
三、赤脈傳睛的臨床表現
赤脈傳睛典型表現為:
- 自覺癥狀:眥部澀癢、異物感、灼熱、輕微疼痛,可伴少量分泌物。
- 體征:眥部皮膚或瞼緣紅赤,赤脈呈樹枝狀,自眥頭橫向伸引,漸貫白睛,但一般不侵入黑睛。
- 病程特點:多雙眼同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易反復發(fā)作。
表:赤脈傳睛常見證型特點對比
證型 | 赤脈特點 | 伴隨癥狀 | 舌脈表現 |
|---|---|---|---|
心經實火 | 粗大鮮紅 | 癢痛明顯、眵多干結 | 舌尖紅、苔黃、脈數 |
心經虛火 | 淡紅細小 | 微癢不舒、目干澀 | 舌紅少苔、脈細數 |
四、赤脈傳睛的診斷與鑒別
1. 診斷要點
- 眥部赤脈呈樹枝狀,自眥頭向白睛蔓延。
- 伴眥部澀癢、紅赤,一般不影響視力。
- 雙眼多同時發(fā)病,病程較長。
2. 鑒別診斷
需與以下眼病鑒別:
- 胬肉攀睛:眥部脂膜狀胬肉漸向黑睛生長,呈三角形翼狀。
- 眥睢赤爛:眥部皮膚及瞼緣紅赤、糜爛、起皰為主。
- 赤絲虬脈:赤脈從他處而起,虬蟠卷曲,非眥部為主。
五、赤脈傳睛的治療
1. 中醫(yī)治療
(1)內治
- 心經實火:治以清心瀉火,方用瀉心湯合導赤散加減(黃連、黃芩、大黃、生地、竹葉、木通、甘草)。
- 心經虛火:治以滋陰清熱,方用補心湯(人參、黃芪、甘草、當歸、遠志、麥冬、生地、知母、連翹)。
(2)外治
- 點眼:黃連西瓜霜眼藥水、膽汁二連膏、八寶眼藥等。
- 針灸:可選合谷、風池等穴,調節(jié)氣血,清瀉心火。
2. 西醫(yī)治療
- 抗生素滴眼液:如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等,適用于細菌感染。
- 非甾體消炎藥:如雙氯芬酸鈉、普拉洛芬等,減輕炎癥反應。
- 血管收縮劑:如萘甲唑啉,緩解充血。
- 對癥支持:保持眼部清潔,避免刺激因素。
表:赤脈傳睛中西醫(yī)治療對比
治療方法 | 中醫(yī)治療 | 西醫(yī)治療 |
|---|---|---|
藥物 | 瀉心湯、導赤散、補心湯等內服;外用眼藥水 | 抗生素、非甾體消炎藥、血管收縮劑 |
手段 | 針灸、中藥外敷 | 局部點藥、冷敷 |
側重點 | 調理全身、辨證施治 | 對癥抗感染、抗炎、緩解癥狀 |
六、赤脈傳睛的預后與預防
1. 預后
赤脈傳睛若及時規(guī)范治療,大多預后良好,赤脈可逐漸消退,癥狀緩解。若延誤治療,赤脈久踞可波及黑睛,影響視力。部分患者因體質、環(huán)境等因素易反復發(fā)作。
2. 預防
- 飲食調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清淡富含維生素的蔬果。
- 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用眼過度,戒煙限酒。
- 用眼衛(wèi)生:避免用手揉眼,注意眼部清潔,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 情緒調節(jié):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過激。
- 體質調理:陰虛火旺者可適當滋陰降火,如麥冬、枸杞等。
赤脈傳睛雖為常見眼病,但絕非正常現象,而是眼部或全身失調的警示信號,及時明確病因、規(guī)范治療并注重日常預防,多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反復發(fā)作,保護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