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率 99 次 / 分鐘低于正常范圍,情況較為危險,但胎兒能否保住需結合多方面因素綜合判斷。
正常胎心率在 110-160 次 / 分鐘之間,孕 22 周 6 天胎心率 99 次 / 分鐘,低于正常范圍,可能提示胎兒存在宮內缺氧、窘迫等情況。導致胎心率減慢的原因較多,能否保住胎兒需要考慮以下方面:
一、尋找胎心率低的原因
1. 母體因素
孕婦低血壓可減少胎盤灌注,使胎兒供血不足,引起胎心率下降;嚴重貧血會降低血液攜氧能力,導致胎兒缺氧;孕婦發(fā)熱、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響胎兒心率。孕婦使用某些藥物,如 β 受體阻滯劑等,也可能導致胎心率減慢。
2. 胎盤因素
胎盤早剝時,胎盤與子宮壁分離,胎盤血管破裂出血,影響胎兒血液供應,引發(fā)胎心率異常;胎盤前置使得胎盤位置異常,阻礙胎兒血液灌注;胎盤老化則會降低胎盤的物質交換功能,導致胎兒缺氧,引起胎心率改變。
3. 臍帶因素
臍帶纏繞、扭轉、打結或受壓,會使臍帶血流受阻,胎兒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進而導致胎心率下降。
4. 胎兒自身因素
胎兒心臟結構異常,如先天性心臟病,可直接影響心臟泵血功能,造成胎心率異常;胎兒宮內感染,如病毒、細菌感染,影響胎兒正常生理功能,也可能導致胎心率改變。
二、評估胎兒狀況
發(fā)現(xiàn)胎心率 99 次 / 分鐘后,醫(yī)生通常會進行以下檢查:
1. 超聲檢查
通過超聲檢查,可以觀察胎兒的結構,查看是否存在心臟等器官的發(fā)育異常;評估胎盤的位置、成熟度、有無早剝等情況;測量羊水量,判斷是否存在羊水過少等異常。還能檢測臍動脈血流等參數(shù),了解胎兒的血液灌注情況。
2. 胎心監(jiān)護
持續(xù)監(jiān)測胎心率的變化,觀察胎心率基線、變異情況、有無加速和減速等。如果胎心監(jiān)護結果顯示胎心率持續(xù)低于正常范圍,且伴有變異減少、晚期減速或重度變異減速等異常圖形,提示胎兒窘迫的可能性較大。
3. 生物物理評分
綜合超聲檢查和胎心監(jiān)護結果,對胎兒的呼吸運動、胎動、肌張力、羊水量以及胎心率進行評分,全面評估胎兒在宮內的安危狀況。
4. 胎兒血氣分析
在分娩過程中,如果懷疑胎兒窘迫,可通過采集胎兒頭皮血或臍血進行血氣分析,檢測胎兒血液中的酸堿度、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等指標,準確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缺氧及酸中毒情況。
三、治療與干預措施
1. 改變孕婦體位
如果考慮是由于孕婦體位導致的子宮壓迫血管,影響胎兒血供,可指導孕婦改變體位,如左側臥位,以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的壓迫,改善胎盤血液循環(huán)。
2. 吸氧
通過面罩或鼻導管給孕婦吸氧,提高母體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加胎兒的氧供,緩解胎兒缺氧狀況。
3. 治療母體疾病
積極治療孕婦的基礎疾病,如控制孕婦的血壓、血糖,糾正貧血,治療感染等,以改善胎兒的宮內環(huán)境。
4. 抑制宮縮
如果存在宮縮過強或頻繁宮縮,可使用藥物抑制宮縮,減少子宮對胎盤的壓力,改善胎兒血供。
5. 緊急分娩
若經過上述處理措施,胎心率仍持續(xù)不恢復正常,且胎兒情況危急,如出現(xiàn)嚴重的胎兒窘迫,估計胎兒出生后有存活可能,醫(yī)生會根據孕婦和胎兒的具體情況,盡快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如剖宮產或陰道助產,及時終止妊娠,挽救胎兒生命。
孕 22 周 6 天發(fā)現(xiàn)胎心率 99 次 / 分鐘,需要及時就醫(yī),通過全面檢查明確原因,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胎兒能否保住取決于多種因素,早期發(fā)現(xiàn)、準確診斷和及時有效的干預至關重要。在整個過程中,孕婦應保持冷靜,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