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年均降水量約為?450毫米?,呈現(xiàn)?夏季集中、冬春偏少?的特點,受?季風氣候與地形因素?共同影響,近年來?極端降水事件頻率增加?。
太原年降水量波動明顯,歷史記錄顯示最高年份超過600毫米(如2016年),最低年份不足300毫米(如2021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占比全年70%以上,其中7月、8月為峰值期,易引發(fā)短時強降雨。冬季降水量不足全年的5%,干燥少雪,春季偶有沙塵天氣伴隨零星降水。
?地形與氣候的相互作用?顯著。太原地處黃土高原東緣,東、西兩側山脈阻擋水汽輸送,導致降水量低于同緯度沿海地區(qū)。夏季東南季風攜帶暖濕氣流進入汾河谷地,與冷空氣交匯形成對流雨,局地暴雨多發(fā)。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降水年際差異擴大?,短時強降雨、干旱交替出現(xiàn),對城市排水系統(tǒng)與農業(yè)灌溉提出更高要求。
為應對降水不均,太原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通過濕地修復、雨水收集設施和地下管網(wǎng)升級,提升雨水蓄滯能力。公眾需關注氣象預警,雨季防范內澇,旱季合理用水,適應降水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