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癥狀與表現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攝入被該菌污染的食物(主要為海產品)引起的急性食源性疾病,其癥狀以急性胃腸炎表現為核心,同時可能伴隨全身及其他系統(tǒng)癥狀,具體如下:
1. 主要胃腸道癥狀
- 劇烈腹痛:是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多為臍部周圍陣發(fā)性絞痛,疼痛程度較重,可持續(xù)數小時至數天,部分患者因劇烈疼痛出現輾轉不安。
- 腹瀉:幾乎所有患者均會出現腹瀉,大便性狀多為水樣便,部分患者可帶有膿血或黏液(提示腸道黏膜損傷);每日排便次數5~6次,重癥者可達十余次。
- 惡心與嘔吐:常先于或伴隨腹痛出現,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如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嚴重者可嘔吐膽汁或咖啡色液體(提示胃黏膜出血)。
2. 全身及其他癥狀
- 發(fā)熱:部分患者可出現輕度至中度發(fā)熱,體溫通常在37.7~39.5℃之間,發(fā)熱持續(xù)時間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一般2~3天退熱)。
- 脫水:因頻繁腹瀉和嘔吐導致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大量丟失,表現為口渴、眼窩下陷、皮膚干燥彈性差、尿量明顯減少(甚至無尿)、乏力等;兒童及老年患者脫水風險更高,易進展為休克。
- 意識障礙與休克:重癥患者因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如低鉀、低鈉),可出現意識不清、煩躁不安、血壓下降(收縮壓<90mmHg)、四肢冰涼等癥狀,若不及時搶救可能導致死亡。
3. 特殊人群與少見表現
- 兒童與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較弱,更易出現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性麻痹、代謝性酸中毒),需及時就醫(yī)干預。
- 少見皮膚癥狀:少數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現軀干、四肢紅色皮疹(伴瘙癢),通常隨病情好轉逐漸消退。
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具有自限性(多數患者2~3天可自行恢復),但重癥患者(如出現脫水、休克、意識障礙)需立即就醫(yī),通過補液、抗感染等治療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