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燒傷主要源于化學物質(zhì)接觸、高溫灼傷及紫外線輻射等
角膜燒傷是因外部因素導致角膜組織受損的眼科急癥,常見原因涵蓋化學燒傷、熱力損傷、物理輻射及機械性損傷等。以下從多維度解析其致病機制:
一、化學燒傷
化學物質(zhì)接觸是角膜燒傷最常見的病因,根據(jù)物質(zhì)性質(zhì)可分為以下類型:
| 類型 | 常見物質(zhì) | 損傷特點 |
|---|---|---|
| 強酸燒傷 | 硫酸、硝酸、鹽酸 | 角膜組織迅速凝固,邊界清晰,損傷較淺,但可能引發(fā)角膜潰瘍 |
| 強堿燒傷 | 石灰、氫氧化鈉 | 滲透性強,破壞深層組織,易導致角膜穿孔及眼內(nèi)并發(fā)癥,預后較差 |
| 其他化學物 | 漂白劑、氨水、有機溶劑 | 刺激角膜上皮剝脫,損傷程度取決于接觸時間和濃度 |
二、熱力燒傷
高溫物體或熱輻射直接損傷角膜組織,常見于工業(yè)意外或生活場景:
| 熱源類型 | 典型場景 | 損傷機制 |
|---|---|---|
| 高溫物體 | 金屬熔渣、沸油 | 瞬間高溫導致角膜上皮壞死,甚至基質(zhì)層損傷 |
| 熱蒸汽 | 鍋爐操作、烹飪 | 高溫蒸汽引發(fā)結(jié)膜水腫、角膜混濁,嚴重時形成瘢痕 |
| 火焰 | 火災、爆炸 | 直接灼燒角膜,造成全層組織損傷 |
三、紫外線及輻射損傷
特定波長光線或輻射可導致角膜細胞損傷:
| 輻射類型 | 來源 | 癥狀特點 |
|---|---|---|
| 紫外線 | 電焊弧光、消毒燈 | 6-12小時后出現(xiàn)劇烈眼痛、畏光,角膜上皮點狀脫落(電光性眼炎) |
| 電離輻射 | 放射性物質(zhì)、激光 | 長期暴露導致角膜細胞DNA損傷,引發(fā)慢性炎癥 |
四、其他病因
- 1.機械性損傷角膜擦傷、異物嵌入(如粉塵、金屬碎屑)可能繼發(fā)感染性燒傷。
- 2.放射性燒傷離子射線或過量紫外線長期作用,導致角膜細胞凋亡。
角膜燒傷的病因復雜多樣,以化學物質(zhì)和高溫損傷最常見。了解不同致傷因素的特點(如堿性物質(zhì)強滲透性、紫外線延遲性損傷)有助于針對性預防,如作業(yè)時佩戴護目鏡、避免直接接觸化學品等。及時沖洗、就醫(yī)是降低視力損害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