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正常,但需綜合判斷
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圍在 60-100 次 / 分鐘 。對于 29 歲懷孕 29 周 1 天的孕婦,心率 110 多次 / 分鐘,略高于正常范圍。孕期由于身體發(fā)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可能會有所上升,部分孕婦心率在 100-110 次 / 分鐘也可能屬于生理性改變,尤其是在孕中晚期或活動后。但也可能存在病理因素導致心率加快,因此需綜合評估。
一、孕期心率變化的生理因素
懷孕后,女性身體為適應胎兒生長發(fā)育,會出現(xiàn)諸多生理改變,影響心率。
- 血容量增加:孕期母體血容量逐漸增加,在孕 32-34 周達到高峰,比孕前增加約 30%-50%。為滿足身體及胎兒對血液、氧氣的需求,心臟需要更努力工作,每次泵出更多血液,從而導致心率代償性加快,一般會比孕前增加 10-15 次 / 分鐘 。
- 激素水平變化:孕期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這些激素會作用于心血管系統(tǒng),使血管擴張,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為維持正常血壓和血液循環(huán),心臟需加快跳動,引起心率上升 。
- 新陳代謝加快:孕婦新陳代謝比孕前加快,身體對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需求增加,心臟需更頻繁跳動,以確保足夠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輸送到全身及胎盤,供應胎兒發(fā)育,進而導致心率加快 。
- 子宮增大:孕 29 周時,增大的子宮會向上擠壓膈肌,使心臟位置上移并輕度旋轉(zhuǎn),心臟活動空間受限,為保證心臟正常泵血功能,心率可能會有所加快 。
二、可能導致心率加快的病理因素
若排除生理因素,孕婦心率 110 多次 / 分鐘,可能由以下病理情況引起。
- 貧血:孕期對鐵需求增加,若孕婦飲食中鐵攝入不足,或因妊娠反應重,營養(yǎng)吸收不良,易發(fā)生缺鐵性貧血。貧血時,血液攜帶氧氣能力下降,身體缺氧,心臟為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求,會加快跳動,導致心率上升。除心率加快,還可能伴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慌等癥狀 。
- 甲狀腺功能亢進:孕期甲狀腺功能可能出現(xiàn)變化,若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身體代謝會異常加快,交感神經(jīng)興奮,進而引起心率明顯增快?;颊呖赡馨橛卸嗪?、怕熱、多食、消瘦、煩躁、手抖等癥狀 。
- 心臟疾病:孕婦本身若患有心臟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懷孕后心臟負擔加重,原有心臟疾病可能加重,導致心率加快。可能伴有心慌、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甚至下肢水腫等癥狀 。
- 感染:孕期孕婦抵抗力相對較低,易發(fā)生呼吸道、泌尿系統(tǒng)等感染。感染時,身體會啟動免疫反應,產(chǎn)生炎癥介質(zhì),這些炎癥介質(zhì)會影響心臟電生理活動,導致心率加快。感染引起的發(fā)熱也會使心率隨體溫升高而加快,一般體溫每升高 1℃,心率大約增加 10-15 次 / 分鐘 。
-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多發(fā)生于妊娠 20 周以后,以高血壓、蛋白尿為主要特征。血壓升高會增加心臟后負荷,使心臟泵血阻力增大,心臟為維持正常血液循環(huán),會加快跳動,導致心率上升。還可能伴有頭痛、眼花、惡心、嘔吐等癥狀 。
三、孕期心率監(jiān)測與應對措施
孕期關注心率變化,對保障母嬰健康至關重要。
- 日常監(jiān)測方法:孕婦可使用電子血壓計、智能手環(huán)等設備測量心率,測量時盡量選擇安靜、舒適環(huán)境,休息 10-15 分鐘后進行,測量結(jié)果更準確。也可在產(chǎn)檢時,由醫(yī)護人員通過聽診器或心電圖檢查測量心率 。
- 不同情況應對策略
- 生理性心率加快:若無不適癥狀,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孕婦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保持充足睡眠;情緒放松,避免緊張、焦慮;飲食均衡,適當增加含鐵豐富食物攝入,如瘦肉、動物肝臟、豆類等,預防貧血 。
- 懷疑病理因素導致:若孕婦心率持續(xù)高于 110 次 / 分鐘,或伴有心慌、胸悶、頭暈、呼吸困難、水腫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醫(yī)生通常會詳細詢問病史、癥狀,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并結(jié)合血常規(guī)、甲狀腺功能、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 。
對于 29 歲懷孕 29 周 1 天,心率 110 多次 / 分鐘的孕婦,需綜合多方面判斷是否正常。若為生理因素,通過調(diào)整生活方式多可改善;若懷疑病理因素,務必及時就醫(yī)檢查治療,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