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疫苗
被中華田園貓咬傷出血后,必須立即進行傷口處理,并盡快接種狂犬病疫苗;根據(jù)傷口情況和個體免疫史,通常還需要接種破傷風疫苗。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取決于傷口的嚴重程度(如多處貫穿傷、頭面部咬傷等)以及咬人動物的健康狀況。
一、必須接種的核心疫苗
-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一旦發(fā)病,死亡率接近100%。任何哺乳動物(包括中華田園貓)咬傷導致皮膚破損、出血,均應(yīng)視為狂犬病暴露,必須接種狂犬病疫苗。
接種程序:國內(nèi)通用兩種程序:
- 5針法:第0(當天)、3、7、14、28天各接種1針。
- 2-1-1法:第0天接種2針,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種1針。
注意事項:
- 接種越早越好,暴露后24小時內(nèi)接種效果最佳,但延遲接種仍有必要。
- 接種期間避免飲酒、濃茶、咖啡,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
- 全程接種不可中斷,否則影響免疫效果。
- 破傷風疫苗
雖然破傷風主要由厭氧菌引起,但皮膚被咬破出血后,創(chuàng)口深、污染重,極易形成厭氧環(huán)境,增加感染風險。
是否需要接種取決于個體破傷風疫苗接種史:
- 若過去10年內(nèi)未完成全程接種或接種史不詳,應(yīng)接種破傷風疫苗。
- 若傷口嚴重(深、污染、壞死組織多),即使接種史完整,也可能需要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或破傷風抗毒素(TAT)。
參考標準:
| 破傷風疫苗接種史 | 清潔小傷口 | 復雜/污染/深傷口 |
|---|---|---|
| 近5年內(nèi)接種過 | 無需接種 | 無需接種 |
| 5–10年內(nèi)接種過 | 無需接種 | 建議加強1針 |
| 超過10年或接種史不詳 | 建議加強1針 | 必須接種+可能需TIG/TAT |
二、是否需要注射被動免疫制劑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當咬傷達到III級暴露(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抓傷,破損皮膚被舔,黏膜被唾液污染),必須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中和局部病毒,提供即時保護,直到主動免疫產(chǎn)生抗體。
- 注射原則:
- 盡早使用,最好在接種第一針狂犬病疫苗的同時進行。
- 注射量按體重計算(20 IU/kg),盡可能全部 infiltrated 注入傷口周圍。
- 若傷口多、分布廣,可稀釋后多點注射。
-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
適用于高風險破傷風傷口且破傷風疫苗接種不完全者,提供即時被動免疫保護。
| 制劑類型 | 適用情況 | 作用機制 | 注射方式 |
|---|---|---|---|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III級暴露 | 中和傷口局部病毒 | 傷口周圍浸潤注射 |
| 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IG) | 高風險傷口+免疫不全 | 中和破傷風毒素 | 肌肉注射(遠離疫苗注射部位) |
| 破傷風抗毒素(TAT) | 無法獲得TIG時 | 同上,但有過敏風險 | 需皮試,陽性者脫敏注射 |
三、傷口處理與醫(yī)學評估
- 立即現(xiàn)場處理
-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堿性清洗劑)和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
-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傷口。
- 切勿包扎或縫合新鮮咬傷,應(yīng)保持開放引流。
- 醫(yī)學評估與動物觀察
- 盡快前往犬傷門診或急診科進行專業(yè)評估。
- 若中華田園貓為家養(yǎng)且可觀察,應(yīng)隔離觀察10天。若貓在10天內(nèi)保持健康,則可終止疫苗接種(但已開始的程序仍需完成)。
- 若為流浪貓或無法觀察,應(yīng)按最高風險處理,全程接種疫苗并使用免疫球蛋白。
被中華田園貓咬出血后,關(guān)鍵在于迅速、規(guī)范地處理傷口并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破傷風疫苗。是否使用免疫球蛋白需根據(jù)暴露等級和個體免疫史綜合判斷。及時就醫(yī)、科學處置是預防致命感染的唯一可靠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