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后預防接種應在24小時內(nèi)啟動
被田園犬砸破皮后是否需要立即打針,需根據(jù)傷口嚴重程度、犬只健康狀況及狂犬病暴露風險綜合判斷。若皮膚出現(xiàn)出血或黏膜接觸犬只唾液,屬于Ⅱ級及以上暴露,需立即進行傷口處理并就醫(yī)評估疫苗接種必要性。
一、暴露等級與傷口處理
Ⅰ級暴露(無風險)
定義:完好皮膚接觸犬只或被舔舐(無傷口)。
處理:無需接種疫苗,保持皮膚清潔即可。
Ⅱ級暴露(輕度風險)
定義:皮膚被輕咬或抓傷無出血,或傷口輕微擦傷。
處理:立即用肥皂水沖洗15分鐘,并接種狂犬疫苗。
Ⅲ級暴露(高風險)
定義:單處或多處穿透性咬傷、出血傷口,或黏膜接觸犬只唾液。
處理:徹底沖洗傷口后,接種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表格:不同暴露等級的處理措施對比
| 暴露等級 | 傷口特征 | 處理方式 | 疫苗接種 | 免疫球蛋白 |
|---|---|---|---|---|
| Ⅰ級 | 無破損 | 清潔皮膚 | 否 | 否 |
| Ⅱ級 | 無出血擦傷或抓傷 | 沖洗+消毒 | 是 | 否 |
| Ⅲ級 | 出血或黏膜接觸 | 沖洗+消毒+注射免疫球蛋白 | 是 | 是 |
二、疫苗接種的時效性
黃金24小時
狂犬疫苗應在暴露后24小時內(nèi)啟動,越早接種效果越佳。病毒侵入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疫苗將失效。
全程接種周期
傳統(tǒng)程序:0(當天)、3、7、14、28天共5針。
簡化程序:0、3、7、14天共4針(適用于已接種過疫苗者)。
免疫缺陷人群
需額外注射免疫球蛋白,且接種劑量需根據(jù)體重調(diào)整。
三、犬只健康狀況評估
觀察犬只狀態(tài)
若田園犬健康且可觀察10天,且期間未出現(xiàn)異常(如流涎、攻擊行為),可延遲接種。
若犬只已接種有效狂犬疫苗或無法追蹤,仍建議按高風險處理。
地域性風險差異
狂犬病高發(fā)區(qū)(如亞洲、非洲)需嚴格遵循Ⅲ級暴露處理標準。
低風險區(qū)可結(jié)合犬只健康狀態(tài)靈活調(diào)整。
狂犬病病毒一旦進入人體,病死率接近100%,但通過規(guī)范暴露后預防可完全避免。及時沖洗傷口、評估暴露等級、盡快就醫(yī)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核心措施,切勿因僥幸心理延誤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