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內
被貓抓傷后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取決于傷口深度、暴露等級及動物健康狀況。建議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傷口15分鐘,并盡快就醫(yī)評估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或破傷風疫苗。若抓傷發(fā)生在頭面部、頸部或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優(yōu)先處理并遵循醫(yī)生指導。
一、暴露后預防的醫(yī)學原則
狂犬病疫苗接種時機
Ⅰ級暴露(皮膚完整無破損):無需接種。
Ⅱ級暴露(輕微抓傷無出血):立即清潔傷口,24小時內接種首針疫苗。
Ⅲ級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觸):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24小時內完成首針。
破傷風疫苗接種標準
若5年內未接種過加強針,需在24-72小時內補種。
深度污染或土壤接觸傷口,即使接種過疫苗也需加強。
動物觀察與風險評估
若抓人貓10日后仍健康,可終止后續(xù)狂犬疫苗接種。
無法觀察貓時,按Ⅲ級暴露處理。
二、傷口處理與疫苗接種流程對比
| 處理步驟 | 狂犬病疫苗 | 破傷風疫苗 |
|---|---|---|
| 適用情況 | Ⅱ級/Ⅲ級暴露 | 深度傷口或污染風險高 |
| 最佳接種時間 | 暴露后24小時內 | 5年內未接種者需24-72小時內 |
| 接種程序 | 0-3-7-14-28日共5針 | 單次加強或全程接種 |
| 禁忌癥 | 無絕對禁忌 | 對疫苗成分過敏者禁用 |
三、特殊人群與風險控制
免疫功能低下者
需提前評估免疫狀態(tài),可能需調整疫苗劑量或聯(lián)合使用免疫球蛋白。
即使抓傷輕微,也建議按Ⅲ級暴露處理。
兒童與孕婦
兒童抓傷多見于面部,需優(yōu)先接種狂犬疫苗。
孕婦可安全接種狂犬疫苗,但需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除非必要)。
延遲接種的補救措施
超過24小時仍需接種,首針劑量加倍可部分彌補延遲。
破傷風疫苗延遲超過72小時可能降低保護效果。
及時規(guī)范的暴露后預防可降低感染風險,但需結合傷口清潔、動物觀察及個體健康狀況綜合決策。任何抓傷均應視為潛在醫(yī)療事件,避免因僥幸心理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