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用流動的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沖洗傷口 15 分鐘以上。
被西施犬撓破皮后,及時清洗傷口至關重要,可降低感染風險。清洗時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沖洗工具與溶液選擇
- 流動清水:建議使用干凈的自來水,水流不宜過急以免沖擊傷口造成二次損傷,也不可過緩而無法有效清潔。穩(wěn)定適中的水流能夠逐步沖洗掉傷口表面的病菌、異物等。
- 肥皂水:普通家用肥皂制成的肥皂水即可,肥皂成分能破壞可能存在的狂犬病毒包膜結構。將肥皂充分溶解于水中,濃度無需過高,以產生少量泡沫為宜。避免使用有刺激性香味或添加特殊功能成分(如美白、殺菌等額外功效)的肥皂,以防對傷口產生刺激。
二、沖洗步驟
- 擠壓污血(若有):若傷口有出血情況,在沖洗前,可先從傷口四周向中心輕輕擠壓,盡量排出污血。但注意不要過度擠壓,以免造成傷口撕裂擴大。擠壓時間不宜過長,數秒即可,目的是減少傷口處可能攜帶病毒的血液量。
- 交替沖洗:將受傷部位置于流動清水下,同時用肥皂水不斷澆淋或擦拭傷口,使兩者交替作用于傷口。沖洗過程要全面覆蓋傷口及其周邊至少 1 - 2 厘米范圍的皮膚,確保不留死角。每處傷口的沖洗總時長至少持續(xù) 15 分鐘。例如,若傷口較小且較為規(guī)則,可用手持花灑直接沖洗,同時用棉球蘸取肥皂水擦拭;若傷口在手部關節(jié)等復雜部位,可將手浸泡在裝有肥皂水的容器中,再用流動清水持續(xù)沖洗浸泡處。
三、沖洗后處理
- 消毒:沖洗完成后,使用 2% 碘酒或 75% 酒精、碘伏對傷口進行消毒。用棉球或棉簽蘸取適量消毒劑,輕柔地從傷口中心向周邊涂抹,消毒范圍要大于沖洗時覆蓋的區(qū)域,一般為傷口周邊 2 - 3 厘米。碘酒消毒后,無需用清水沖洗;酒精消毒可能會引起短暫刺痛;碘伏相對刺激性較小,更適合傷口消毒。
- 避免包扎(多數情況):一般情況下,不要對傷口進行包扎或縫合,應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這有助于減少病毒在濕潤、封閉環(huán)境中存活的機會,也能防止厭氧菌滋生。但如果傷口處于易受摩擦的部位(如手部經?;顒犹?、腳踝等),可使用透氣性好的無菌紗布或創(chuàng)可貼進行簡單覆蓋保護,定期更換,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被西施犬撓破皮后,及時、正確地按上述方法清洗傷口,并結合后續(xù)消毒等處理,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若對傷口處理有任何疑慮,建議盡快咨詢醫(yī)生或前往醫(yī)療機構,由專業(yè)人員評估處理。